带有活塞轴向排气孔的气体阻尼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21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活塞轴向排气孔的气体阻尼缓冲器。包括封闭的缸体(4)、活塞(8)、活塞杆(2)、导向套(3)、前皮碗(5)、堵封(12)、卡块I(3.1)、卡口I(4.1)、卡块II(12.1)、卡口II(4.3)、气体释放环槽(4.2),活塞(8)设置有一活塞中心盲孔,盲孔左边的活塞(8)上轴向开设有一活塞轴向排气孔(8.6),盲孔内固接活塞头(6),活塞(8)的外缘中间设置有一前道活塞环(8.1),活塞中心头(6)后缘设置有一后道活塞环(8.3),前道活塞环(8.1)与后道活塞环(8.3)之间的活塞柱(8.2)上套设有一浮环(9),活塞头(6)设有活塞头中心孔和垂直轴线的活塞头垂直孔(10),活塞头(6)的活塞中心孔内装有活塞阻尼芯(7),浮环(9)的外径大于活塞(8)和活塞头(6)的外径。它装配简单、连接牢固、泄放功能显著、阻尼效果稳定、密封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活塞轴向排气孔的气体阻尼缓冲器。适应于各种需要缓冲的抽屉导轨、移门、拉篮等部位。这种阻尼器能够利用阻尼器内流体的沾滞流动和真空效应来 吸收和耗散外部冲力或者干扰源的震动能量。属密封液压气动金属五金件
(二)
技术介绍
在本专利技术做出以前,传统的气体缓冲阻尼器具有一个封闭的缸体,缸体内表面与 轴线平行的设置有放气槽,该缸体内室通过一个可以在缸体中滑移的活塞分成一个第一工 作室和一个第二工作室,该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由气体流体进行填充;该阻尼器具有 一个活塞和一个活塞杆,该活塞杆穿过第一工作室密封地从缸体的一端导引出来,该活塞 上套有气囊和皮碗,活塞杆受压时气囊和皮碗两者相互靠紧密封,受拉时相互脱离放气。气 囊圆周上设有平行轴线的放气槽,在活塞与活塞杆引出端之间的缸体内依次紧密设置有一 个导向套和一个前皮碗。导向套设置在紧挨活塞杆引出端;该阻尼器还具有一个与缸体另 一端用胶固结的堵封。该气体阻尼器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将导向套和堵封与缸体的缸壁之间均通过紧配合装配,特别是堵封用胶粘结。 装配复杂,连接不牢固,并且不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 2、由于活塞杆和活塞以及活塞上的气囊固结为一体,活塞与外管常常发生相对转 动时,气囊的放气槽与外管内壁上与轴线平行的放气槽不是重合、就是分离,重合时放气量 大,阻尼力很小;分离时放气量小,阻尼力很大。严重的影响了该阻尼器的阻尼效果,这是现 有技术中所有气体阻尼缓冲器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3、在活塞上通过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气囊和皮碗来起到阻尼的作用。结构较为复 杂,加工成本高。 4、活塞杆一端的皮碗密封用百年惯用单唇结构,密封性差,不能确保阻尼器长期 的使用寿命。(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导向套和堵封与缸体装配简单并且连 接牢固、泄放功能显著、阻尼效果稳定、密封性更好、结构更为简单的带有活塞轴向排气孔 的气体阻尼缓冲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阻尼器具有一个封闭的缸体,该 缸体内室通过一个可以在缸体中滑移的活塞分成一个第一工作室A和一个第二工作室B, 该第一工作室A和第二工作室B由气体进行填充, 该阻尼器具有一个活塞杆,该活塞杆穿过第一工作室A密封地从缸体的一端导引 出来, 该活塞与活塞杆引出端之间的缸体内依次紧密设置有一个导向套和一个前皮碗, 导向套设置在紧挨活塞杆引出端, 该阻尼器还具有一个与缸体的另一端固结的堵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套外缘中间至少凸出设置有二个卡块I,相对应于该卡块I,所述缸体靠 近活塞杆引出端处缸壁上相应位置处至少设置有二个与所述卡块I相配合的卡口 I, 所述堵封外缘中间至少凸出设置有二个卡块II,相对应于该卡块II,所述缸体靠 近堵封处缸壁上相应位置处至少设置有二个与所述卡块II相配合的卡口 II, 所述缸体缸壁上靠近堵封处轴向至少设置有一气体释放环槽, 所述活塞靠近导向套的一边固接活塞杆,另一边中心轴向设置有一活塞中心盲 孔,活塞中心盲孔左边的活塞上轴向开设有一活塞轴向排气孔,该活塞轴向排气孔所述活 塞中心盲孔相连通,所述活塞中心盲孔内固接活塞头,活塞的外缘中间设置有一前道活塞 环,活塞头后缘设置有一后道活塞环,所述前道活塞环与后道活塞环之间的活塞的活塞柱 上套设有一浮环,所述活塞头分别设有活塞头中心孔和垂直轴线的活塞头垂直孔,活塞头 的活塞中心孔内装有活塞阻尼芯,所述活塞头中心孔和活塞头垂直孔与所述活塞轴向排气 孔相连通。 所述浮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活塞和活塞头的外径, 所述前皮碗设置成内外双唇结构。 与现有气体阻尼器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导向套与缸体的缸壁之间通过导向套上的卡块与缸壁上的卡口对应配合,堵封 上的卡块与缸体缸壁的卡口对应配合,装配简单并且连接牢固。 2、在阻尼器缸体缸壁上靠近堵封处轴向设置有气体环形释放环槽,用于快速释放 气体。当活塞移动至气体环形释放环槽处时,该气体释放环槽突然快速释放气体,使活塞杆 快速到达后端端部,这样可以使得阻尼器的效果更好。 3、在活塞和活塞头之间设置有浮环。在活塞向左运动时产生阻尼力,而活塞头垂 直孔、活塞头中心通孔、以及活塞轴向排气孔组成的排气通道起到释放气体的作用,而活塞 阻尼芯能确保阻尼力值得精确控制,这是本专利技术的精髓所在。 4、将皮碗设置成内外双唇结构,其中外唇与缸体缸壁密封,内唇则分别与活塞杆 密封。这样可以达到双倍的密封效果,由于密封性能良好,可以大大提高阻尼器的使用寿 命。 5、由于缸壁上没有设计放气槽,活塞上也没有设计在其外径上有放气槽的气囊, 当活塞与缸体发生相对转动时,不存在两种放气槽的分离和重合,当然也不存在阻尼力忽 大忽小的不稳定现象。这是本专利技术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最突出的优点之一。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带有活塞轴向排气孔的气体阻尼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C剖示图。 图3为图1的D-D剖示图。 图4为图1中的活塞和活塞头轴向剖示图。 图中附图标记 前连接件1 4活塞杆2导向套3缸体4前皮碗5活塞头6活塞阻尼芯7活塞8浮环9活塞头垂直孔10后密封圈11堵封12卡块13. 1卡口 14. 1气体释放环槽4. 2卡口 114. 3前道活塞环8. 1活塞柱8. 2后道活塞环8. 3活塞轴向排气孔8.6卡块1112. 1。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参见图1 4,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带有活塞轴向排气孔的气体阻尼缓冲器,该阻尼器具有一个封闭的缸体4,该缸体4内室通过一个可以在缸体4中滑移的活塞8分成一个第一工作室A和一个第二工作室B,该第一工作室A和第二工作室B由气体进行填充, 该阻尼器具有一个活塞杆2,该活塞杆2穿过第一工作室A密封地从缸体4的一端导引出来, 该活塞8与活塞杆引出端之间的缸体4内依次紧密设置有一个导向套3和一个前 皮碗5,导向套3设置在紧挨活塞杆引出端, 该阻尼器还具有一个与缸体4的另一端固结的堵封12, 所述导向套3外缘中间至少凸出设置有二个卡块I3. 1,相对应于该卡块I3. l,所 述缸体4靠近活塞杆引出端处缸壁上相应位置处至少设置有二个与所述卡块13. 1相配合 的卡口 14. 1, 所述堵封12外缘中间至少凸出设置有二个卡块I112. 1,相对应于该卡块I112. 1, 所述缸体4靠近堵封12处缸壁上相应位置处至少设置有二个与所述卡块1112. 1相配合的 卡口 114. 3, 所述缸体4缸壁上靠近堵封12处轴向至少设置有一气体释放环槽4. 2, 所述活塞8靠近导向套3的一边固接活塞杆2,另一边中心轴向设置有一活塞中心5盲孔,活塞中心盲孔左边的活塞8上轴向开设有一活塞轴向排气孔8. 6,该活塞轴向排气孔8. 6所述活塞中心盲孔相连通,所述活塞中心盲孔内固接活塞头6,活塞8的外缘中间设置有一前道活塞环8. 1,活塞头6后缘设置有一后道活塞环8.3,所述前道活塞环8. 1与后道活塞环8. 3之间的活塞8的活塞柱8. 2上套设有一浮环9,所述活塞头6分别设有活塞头中心孔和垂直轴线的活塞头垂直孔10,活塞头6的活塞中心孔内装有活塞阻尼芯7,所述活塞头中心孔和活塞头垂直孔10与所述活塞轴向排气孔8. 6相连通。 所述浮环9的外径大于所述活塞8和活塞头6的外径, 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活塞轴向排气孔的气体阻尼缓冲器,该阻尼器具有一个封闭的缸体(4),该缸体(4)内室通过一个可以在缸体(4)中滑移的活塞(8)分成一个第一工作室(A)和一个第二工作室(B),该第一工作室(A)和第二工作室(B)由气体进行填充,  该阻尼器具有一个活塞杆(2),该活塞杆(2)穿过第一工作室(A)密封地从缸体(4)的一端导引出来,  该活塞(8)与活塞杆引出端之间的缸体(4)内依次紧密设置有一个导向套(3)和一个前皮碗(5),导向套(3)设置在紧挨活塞杆引出端,  该阻尼器还具有一个与缸体(4)的另一端固结的堵封(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套(3)外缘中间至少凸出设置有二个卡块Ⅰ(3.1),相对应于该卡块Ⅰ(3.1),所述缸体(4)靠近活塞杆引出端处缸壁上相应位置处至少设置有二个与所述卡块Ⅰ(3.1)相配合的卡口Ⅰ(4.1),  所述堵封(12)外缘中间至少凸出设置有二个卡块Ⅱ(12.1),相对应于该卡块Ⅱ(12.1),所述缸体(4)靠近堵封(12)处缸壁上相应位置处至少设置有二个与所述卡块Ⅱ(12.1)相配合的卡口Ⅱ(4.3),所述缸体(4)缸壁上靠近堵封(12)处轴向至少设置有一气体释放环槽(4.2),  所述活塞(8)靠近导向套(3)的一边固接活塞杆(2),另一边中心轴向设置有一活塞中心盲孔,活塞中心盲孔左边的活塞(8)上轴向开设有一活塞轴向排气孔(8.6),该活塞轴向排气孔(8.6)所述活塞中心盲孔相连通,所述活塞中心盲孔内固接活塞头(6),活塞(8)的外缘中间设置有一前道活塞环(8.1),所述活塞头(6)后缘设置有一后道活塞环(8.3),所述前道活塞环(8.1)与后道活塞环(8.3)之间的活塞(8)的活塞柱(8.2)上套设有一浮环(9),所述活塞头(6)分别设有活塞头中心孔和垂直轴线的活塞头垂直孔(10),活塞头(6)的活塞中心孔内装有活塞阻尼芯(7),所述活塞头中心孔和活塞头垂直孔(10)与所述活塞轴向排气孔(8.6)相连通,  所述浮环(9)的外径大于所述活塞(8)和活塞头(6)的外径,  所述前皮碗(3)设置成内外双唇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德义张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强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