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端子结构的水平单体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403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端子结构的水平单体电池,包括壳体、极群,所述极群包括若干正极板、若干负极板、若干正极汇流排、若干负极汇流排、若干正极输出端子、若干负极输出端子,所述正负极板包括若干个极耳,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交替水平叠放,所述正极汇流排与所述正极板上的正极耳连接,所述负极汇流排与所述负极板上的负极耳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子与所述正极汇流排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子与所述负极汇流排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一侧面为密封口,另一侧面留空,所述前壳在留空侧面设计为榫头,所述后壳在留空侧面设计为榫槽;本技术能够提升电池大电流、高功率放电性能,提升了电池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端子结构的水平单体电池


技术介绍

1、铅酸蓄电池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水平电池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传统铅酸电池的正负极板以及包覆极板的含有硫酸电解液的隔板均为垂直放置,比重高的硫酸逐渐汇集在隔板中下部,而比重低的硫酸汇集在隔板中上部,即硫酸电解液出现了分层现象,相应的极板上下两部分的活性物质在不同比重电解液的影响下,其充放电反应效率也出现较大差异,极板下部放电深度相对更深,充电接受能力更差,从而降低电池循环寿命,这个问题在高型电池(通常高度大于300mm)上更加明显。水平电池的正负极板以及隔板均为水平放置,仅仅依靠改变极板方向就可以彻底解决非水平电池固有的电解液分层问题,有效提升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

2、水平电池的另一项技术是采用铅丝编制而成的网状的双极性极板,即正负极活性物质同时涂敷在一片铅网基板上。基于双极性极板技术,水平电池消除了传统电池结构中极耳、汇流排以及跨桥,大幅降低了电池内阻,使得电池具有优异的大功率快速充放电性能。

3、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端子结构的水平单体电池,包括壳体、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群包括若干正极板、若干负极板、若干正极汇流排、若干负极汇流排、若干正极输出端子、若干负极输出端子;每个所述正极板包括若干个正极耳,每个所述负极板包括若干个负极耳,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交替水平叠放,所述负极板与所述正极板之间插入超细玻璃纤维隔板;所述正极汇流排与所述正极板上的正极耳连接,所述负极汇流排与所述负极板上的负极耳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子与所述正极汇流排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子与所述负极汇流排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一侧面为密封口,另一侧面留空,所述前壳在留空侧面设计为榫头,所述后壳在留空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端子结构的水平单体电池,包括壳体、极群,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群包括若干正极板、若干负极板、若干正极汇流排、若干负极汇流排、若干正极输出端子、若干负极输出端子;每个所述正极板包括若干个正极耳,每个所述负极板包括若干个负极耳,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交替水平叠放,所述负极板与所述正极板之间插入超细玻璃纤维隔板;所述正极汇流排与所述正极板上的正极耳连接,所述负极汇流排与所述负极板上的负极耳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子与所述正极汇流排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子与所述负极汇流排连接;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一侧面为密封口,另一侧面留空,所述前壳在留空侧面设计为榫头,所述后壳在留空侧面设计为榫槽,所述极群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正极输出端子穿过所述前壳的密封口,所述负极输出端子穿过所述后壳的密封口,所述前壳和后壳通过榫头和榫槽结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端子结构的水平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的若干个正极耳均匀分布在所述正极板一侧边框上,所述负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翔徐进刘嘉王俊杰杨宜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双登润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