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在制备治疗角膜上皮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388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熊果酸在制备治疗角膜上皮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了熊果酸对损伤后的角膜上皮具有修复活性,能促进眼表组织修复、增加角膜上皮屏障功能、抑制眼表炎症、维持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泪腺及睑板腺萎缩、促进泪液分泌、维持泪膜稳定性。熊果酸滴眼液在1~30μg/mL范围内,在眼部连续用药无毒副作用,药效明确,安全性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用药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特别涉及熊果酸在制备治疗角膜上皮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角膜是眼前节的透明结构,具有保护眼球、维持屈光的重要作用。角膜上皮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角膜上皮屏障功能和结构完整性破坏,引起角膜上皮层部分或全层丢失的病理状态。包括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眼外伤、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角膜炎、角膜化学伤、sjogren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mooren角膜溃疡、睑缘炎、眼睑炎、倒睫等眼表疾病等,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弥漫性点状脱失或糜烂。角膜上皮损伤会导致疼痛和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角膜上皮损伤极为重要,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视觉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经济负担。因此,研发一种疗效好、可以长期使用且无明显局部及全身毒副作用的滴眼药物,用于角膜上皮损伤的治疗具有极大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熊果酸在制备治疗角膜上皮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熊果酸在制备治疗由疾病导致的角膜上皮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3、熊果酸(又称乌索酸,ursolic acid)是从熊果中分离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熊果清肝泻火、明目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糖尿病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熊果酸对损伤后的角膜上皮具有修复活性,能促进眼表组织修复、增加角膜上皮屏障功能、抑制眼表炎症、维持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泪腺及睑板腺萎缩、促进泪液分泌、维持泪膜稳定性。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中,熊果酸为唯一有效成分。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疾病为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眼外伤、感染性角膜炎、非感染性角膜炎、角膜化学伤、sjogren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mooren角膜溃疡、睑缘炎、眼睑炎或倒睫中的任意一种。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滴眼液、凝胶剂、膏剂、乳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滴眼液。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的载药方式为:

8、将熊果酸溶于缓冲溶液或药品上可接受的促溶增溶剂中。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促溶增溶剂为:碳酸氢钠溶液、卵磷脂、乳酸、甘油、聚乙烯醇、大豆磷脂或泊洛沙姆中的至少一种。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熊果酸的浓度为1~30μg/ml。

11、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

12、1、本专利技术的熊果酸可显著促进干眼症小鼠的泪液分泌,有效缓解干眼症状。熊果酸不仅能显著修复角膜损伤,增强角膜上皮屏障功能,有效保护角膜,还能够改善角膜上皮形态,并减少炎症浸润。此外,熊果酸有助于维持结膜杯状细胞的数量,促进黏蛋白的分泌,进一步改善角膜上皮屏障功能。减少了结膜中的炎症因子浸润,促进了角膜上皮的修复,同时改善了结膜的健康状况。

13、2、本专利技术的熊果酸在1~30μg/ml范围内,在眼部连续用药无毒副作用,可以用于修复由各种眼部疾病导致的角膜上皮损伤,尤其是干眼症导致的角膜上皮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熊果酸在制备治疗由疾病导致的角膜上皮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熊果酸为唯一有效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眼外伤、感染性角膜炎、非感染性角膜炎、角膜化学伤、Sjogren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Mooren角膜溃疡、睑缘炎、眼睑炎或倒睫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滴眼液、凝胶剂、膏剂、乳剂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载药方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溶增溶剂为:碳酸氢钠溶液、卵磷脂、乳酸、甘油、聚乙烯醇、大豆磷脂或泊洛沙姆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熊果酸的浓度为1~30μg/mL。

【技术特征摘要】

1.熊果酸在制备治疗由疾病导致的角膜上皮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熊果酸为唯一有效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眼外伤、感染性角膜炎、非感染性角膜炎、角膜化学伤、sjogren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mooren角膜溃疡、睑缘炎、眼睑炎或倒睫中的任意一种。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国张清和韩忆吕雨霏黄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