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咳嗽为中医病名,多见于西医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肺炎等疾病,是许多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伴咳痰、咽痒等表现。
2、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是发病基础,外感六淫邪气是发病的条件。《素问·宣明五气》曰:“五气所病··...·肺为咳。”指出咳嗽病位在肺。《素问·咳论》提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阐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论,强调了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可以导致咳嗽。
3、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多为使用抗生素、止咳化痰或抗病毒类药物,西医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抗生素应用时间较长后引起耐药或合并真菌感染,或缺乏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因此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较而言,中医药治疗咳嗽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治法如中药口服、中药穴位贴敷等。因此,开发出一种对咳嗽具有显著疗效的,且副作用少的内服联合外用中药组合物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咳嗽的治愈率,同时能够明显降低复发率。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咳嗽的药物中的应用,能够制备相应的药物制剂,具有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的特点。
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口服中药组合物和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
6、所述口服中药组合物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成:
7、连翘10~20份、芦根10~20份、桔梗10~20份、甘草3~10份、桑叶10~20份、炒苦杏仁10~20份、牛蒡子10~20份、薄荷3~10份、黄芩10~20份、浙贝母10~20份和荆芥5~15份;
8、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成:
9、细辛5~15份、炒苦杏仁5~15份、百部5~15份、麻黄5~15份、干姜5~15份、姜半夏5~15份、黄芪10~30份、五味子3~10份和白芷5~15份。
1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及其用量相辅相成,协同配合,从而有效改善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治愈率。
11、优选地,所述口服中药组合物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成:
12、连翘15~17份、芦根15~17份、桔梗15~17份、甘草5~8份、桑叶15~17份、炒苦杏仁15~17份、牛蒡子15~17份、薄荷5~8份、黄芩15~17份、浙贝母15~17份和荆芥10~13份。
13、优选地,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成:
14、细辛10~13份、炒苦杏仁10~13份、百部10~13份、麻黄10~13份、干姜10~13份、姜半夏10~13份、黄芪20~25份、五味子5~8份和白芷10~13份。
15、优选地,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贴敷穴位包括:大椎穴、肺俞穴、定喘穴、天突穴或膻中穴中的至少一个。
16、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贴敷剂15~20份。
17、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贴敷剂包括:姜汁10~13份和蜂蜜5~7份。
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涉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a)将口服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混合后进行泡制和第一煎煮;对所述第一煎煮产生的药渣进行第二煎煮;将两次煎煮的滤液合并后得到所述口服中药组合物;
20、(b)将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混合后进行干燥。
2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能够有效提取原料药中的有效成分,提高组合物对于咳嗽的疗效。
22、优选地,所述泡制的时长为0.5~1h。
23、优选地,所述第一次煎煮的时长为0.5~1h。
24、优选地,所述第二次煎煮的时长为0.5~1h。
25、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26、将所述干燥获得的产物进行粉碎,将所述粉碎后的产物与所述贴敷剂混匀。
2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涉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咳嗽的药物中的应用。
28、优选地,同时使用所述口服中药组合物和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3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口服中药组合物和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各味原料药及其用量相辅相成,能够取得协同配合的效果,具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患者每日同时使用口服中药组合物和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能够使咳嗽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能够使复发率得到有效降低。
3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高效,成功率高。
3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能够制备相应的药物制剂,具有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服中药组合物和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中药组合物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贴敷穴位包括:大椎穴、肺俞穴、定喘穴、天突穴或膻中穴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贴敷剂15~20份;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权利要求6~8任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同时使用所述口服中药组合物和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服中药组合物和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中药组合物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贴敷穴位包括:大椎穴、肺俞穴、定喘穴、天突穴或膻中穴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穴位贴敷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原料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会,朱炜楷,马璐萍,冯敏,张林,赵妍妍,韩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