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春有专利>正文

织编竹玻布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5375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织编竹玻布及织造工艺,它是把竹径条与柔性纤维纬纱配合织编成经向竹织编物,这些经向竹织编物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夹竹复合材料产品,特别是生产竹质蜂窝芯,竹质蜂窝板等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产业用织物制造领域,特别涉及多组经向竹与柔性纤维纬向编织成织编竹玻布成型工艺。 目前,生产竹凉席、竹胶板等所用的各种竹帘,织造所用的柔性纱线每组间距至少 在60 80mm以上,在制造的竹胶板当中只起操作工艺作用,很少起到强度作用,并且只有 纬向连续竹帘没有径向连续竹织物,若想用竹帘制造各种复合材料和蜂窝芯在使用上将受 到很大限制,甚至是不可能。怎样更好地利用竹质材料资源,消除割裂性大的弊病及与一些 热塑性基体材料相溶性差的问题,以及不能与更多的基体材料复合来满足生产各种竹质增 强复合材料的要求。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通过柔性纤维与条片状竹条织编成竹玻布,彻底消除竹质材 料的割裂性并使其具有二维自由度,柔性纤维与竹条片各自承担一个方向的拉力,通过柔 性纤维的调整可实现与各种基体复合,这些都为各种竹质增强复合材料产品的开发应用奠 定基石出。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按是多组径向竹经条被从织轴引出;每 组径向竹经条成条地分布在织机上,穿过综口由开口机构控制;每组径向竹经条的同一侧 有一甩针,玻璃纤维纬纱从纬织轴或一组筒子引出,穿入甩针上的穿纱口中;梭口开放之后 由每组径向竹条侧的甩针引入该条中的纬纱,双纬引入;与甩针相对应在两组径向竹经条 之间有一舌针,另加径向竹经条最外侧没有甩针对应的一根舌针,舌针的前后运动把两经 向竹经条之间的纬纱圈编结起来形成针织物的组织。即梭口开放之时甩针与舌针对应处 于两径向竹经条之间,梭口开放之后甩针带玻璃纤维纬纱摆到经向竹经条的另一侧,为另 一侧舌针垫纱;舌针向后运动勾住新纱圈脱出另一侧的旧纱圈;舌针向前运动退圈;甩针 摆回原位为对应的舌针垫纱;舌针再向后运动勾住对应的甩针的纱圈脱出另一侧的纱圈; 开口机构动作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巻取机构同时拉离竹玻织编物。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织编竹玻布用于复合材料生产非常易于实现竹条片夹层, 满足降低复合材料成本的要求;用于生产竹蜂窝芯产品,可大大地节省竹材的用量;用于 曲面单层透气结构复合不需要加工,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生产的工作效率与产品使用过程 中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多组径向竹经条被从织轴引出;每组径向竹经条成条地分布在织机上,穿过综口由开口机构控制;每组径向竹经条的同一侧有一甩针,玻璃纤维纬纱从纬织轴或一组筒子引出,穿入甩针上的穿纱口中;与甩针相对应在两组径向竹经条之间有一舌针,另加径向竹经条最外侧没有甩针对应的一根舌针;梭口开放之时甩针与舌针对应处于两径向竹经条之间,梭口开放之后甩针带玻璃纤维纬纱摆到经向竹经条的另一侧,为另一侧舌针垫纱;舌针向后运动勾住新纱圈脱出另一侧的旧纱圈;舌针向前运动退圈;甩针摆回原位为对应的舌针垫纱;舌针再向后运动勾住对应的甩针的纱圈脱出另一侧的纱圈;开口机构动作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卷取机构同时拉离竹玻织编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纬纱可以由 有机纤维、无机纤维、人造纤维和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金属纤维和非金属纤维 等各种纤维部分或全部替换;例如碳纤维、芳纶纤维、棉纤维、聚丙烯纤维、尼龙纤维、聚酯 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纤维、涤纶纤维、腈纶纤维、锦纶纤维等等可用纤维;可以是一 种原料经纱也可以是两种或多种原料的混合纱。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除舌针外,也可以是钩 针、槽针、管针等任何可完成任务的织针。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纬纱应满足抗拉强度 的设计使用要求;纬纱密度至少每两厘米一股;纬纱覆盖率应在18%以上。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底线装置可以是双线 缝合的梭子排也可以是垫纬纱导纱针排;与所选用的缝合针配套。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竹经条是指把经过刨 切、旋切、劈切等加工得到的竹单板定宽切割成竹条片,竹条片经对接、指接、打坡口搭接、 衬布、衬纸等胶接或机械联接成无限长的竹条片。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不同的织针完成同一 项编织可以互换;但只有舌针、钩针、槽针和管针等只有与其相应的成圈机件配套使用时才 能工作正常。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竹条片可以是普通旋 切、刨切竹条片、劈切竹条片、铣型竹条片和涂饰竹条片等等全部竹条片类产品。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竹经条是通过指接、对 接、搭接、机械连接等各种接法把短小的竹条片接成竹经条。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动力系统的驱动 下,各机构连续往复循环工作,实现织物的连续织编。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织编竹玻布及织造工艺,它是把竹径条与柔性纤维纬纱配合织编成经向竹织编物,这些经向竹织编物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夹竹复合材料产品,特别是生产竹质蜂窝芯,竹质蜂窝板等材料。文档编号D04B1/14GK101760888SQ20081024339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陶春有 申请人:陶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织编竹玻布及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组径向竹经条被从织轴引出;每组径向竹经条成条地分布在织机上,穿过综口由开口机构控制;每组径向竹经条的同一侧有一甩针,玻璃纤维纬纱从纬织轴或一组筒子引出,穿入甩针上的穿纱口中;与甩针相对应在两组径向竹经条之间有一舌针,另加径向竹经条最外侧没有甩针对应的一根舌针;梭口开放之时甩针与舌针对应处于两径向竹经条之间,梭口开放之后甩针带玻璃纤维纬纱摆到经向竹经条的另一侧,为另一侧舌针垫纱;舌针向后运动勾住新纱圈脱出另一侧的旧纱圈;舌针向前运动退圈;甩针摆回原位为对应的舌针垫纱;舌针再向后运动勾住对应的甩针的纱圈脱出另一侧的纱圈;开口机构动作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卷取机构同时拉离竹玻织编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春有
申请(专利权)人:陶春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