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35373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包括:一次注液:向电池中注入电解液A,电解液A包括除水剂且不含有锂盐;一次循环施压;一次密封搁置;二次注液:向电池中再注入包含有锂盐的电解液B;二次循环施压;二次密封搁置。通过该方法注液,可以在不含锂盐时使除水剂去除电池内部的水分,减少或避免氢氟酸产生。同时,通过循环施压使电解液充分浸润电池,提高除水效果。循环施压还可促使除水剂均匀分布,减少对电池内阻的影响,保证锂离子的传输,确保电池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可以防止氢氟酸对电池容器材料、电池内部结构特别是对电池极片的破坏,循环性能和电池容量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电池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因其高效能量存储能力,已在多种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包含锂盐,目前,锂盐主要为六氟磷酸锂(lipf6),六氟磷酸锂对水分极为敏感,即使是极少量的水也可能与之发生反应,产生腐蚀性的氢氟酸(hf)。氢氟酸是一种强腐蚀性物质,能够侵蚀电池内部的多种材料,包括电极材料和容器材料,例如,圆柱电池壳体为钢壳,氢氟酸可能会腐蚀钢壳;氢氟酸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结构的破坏,增加电池泄漏或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引起爆炸的风险。特别地,氢氟酸还会破坏活性物质,减少电池容量,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氢氟酸的产生还消耗了一部分本应参与电化学反应的锂盐,这直接减少了电池的能量输出能力。由于氢氟酸导致的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用户可能需要更频繁地更换电池,这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处理含有氢氟酸的废弃电池需要特殊的环保措施,进一步增加了维护成本。如果未经妥善处理,从电池中泄露出的氢氟酸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氢氟酸能够渗透到土壤和水源中,影响植物生长和水体生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电池中注入的所述电解液A与所述电解液B的体积比为1:9~5: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剂在所述电解液A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电池中注入的所述电解液a与所述电解液b的体积比为1:9~5: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剂在所述电解液a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剂选自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丁酸甲酯和丁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玉方浩黄卫国李洋朱冠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轩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