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858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3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及电池,包括有壳体,壳体底部设有防爆阀本体,防爆阀本体设有若干条刻线,刻线的深度从防爆阀本体中心向到防爆阀本体边缘依次变浅。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防爆阀本体向壳体内腔的一侧冲刻若干条不同深度的刻线,刻线的深度从防爆阀本体一侧的中心向防爆阀本体的边缘依次变浅,当压力达到防爆阀的爆破压力时,防爆阀先从中心爆破,并随着压力释放,从中心到四周延展撕裂,有利于压力完全释放,减少出现电池爆炸的可能,通过依次设置不同深度的刻线,在防爆阀爆破撕裂时,引导防爆阀本体断裂时的走向,减少爆炸碎片的产生和飞溅,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潜在威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及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为了提高电池安全性能,电池上通常会设置防爆阀,防爆阀一般采用薄片状的防爆膜固定在防爆孔的边缘,当电池内部的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压力挤压防爆膜使其与防爆孔相脱离,从而使电池内部压力排除,保证电池安全。

2、针对电池的防爆阀设计加工来说,现有的技术就有很多,例如: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20341438u公开了一种防爆阀、电池外壳及动力电池,包括环形安装部、防爆阀片和减薄部,防爆阀片设置于环形安装部的内侧,防爆阀片上沿环形安装部的周向设置有呈跑道型的刻痕槽,减薄部设置于刻痕槽内。

4、由此可知,目前大多数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及电池都包括有环形安装部和防爆阀片,通过在防爆阀片的边缘设置刻痕槽,利用刻痕槽作为防爆阀片的减薄部,在压力达到防爆阀的爆破压力时,防爆阀沿着刻痕槽延展撕裂,使得防爆阀开启更为顺畅、确保了防爆阀的正常使用功能,但是如果电池内部的压力分布不均匀,防爆阀边缘的薄弱区可能会优先打开,而中心区域仍保持封闭状态,这可能导致压力释放不完全,甚至可能使电池内部的压力集中在未打开的区域,增加了爆炸的风险。

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及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阀的开启方向是从中心向两侧延伸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及电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防爆阀本体,所述防爆阀本体向壳体内腔的一侧设有若干条不同深度的刻线,所述刻线的深度从防爆阀本体一侧的中心向防爆阀本体的边缘依次变浅。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刻线包括有设置于防爆阀本体中心的第一刻线,所述第一刻线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引导防爆阀本体断裂方向的第二刻线,所述第二刻线远离第一刻线的一侧设有第三刻线。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刻线的深度为h1,第二刻线的深度为h2,所述第二刻线的深度为h3,h1>h2>h3。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刻线的形状为直线、折线或者曲线。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刻线的数量为n,1≤n≤6。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截面壁厚为h0,所述第一刻线的深度与壳体的截面壁厚的比值h1/h0为a,0<a≤1。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爆阀本体冲刻于壳体底部。

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刻线同时垂直与第二刻线和第三刻线,所述第二刻线和第三刻线平行。

11、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有上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3、1、该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中,通过在防爆阀本体向壳体内腔的一侧冲刻若干条不同深度的刻线,刻线的深度从防爆阀本体一侧的中心向防爆阀本体的边缘依次变浅,当压力达到防爆阀的爆破压力时,防爆阀先从中心爆破,并随着压力释放,从中心到四周延展撕裂,有利于压力完全释放,减少出现电池爆炸的可能。

14、2、该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中,通过依次设置不同深度的刻线,在防爆阀爆破撕裂时,引导防爆阀本体断裂时的走向,减少爆炸碎片的产生和飞溅,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潜在威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包括有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底部设有防爆阀本体(200),所述防爆阀本体(200)向壳体(100)内腔的一侧设有若干条不同深度的刻线,所述刻线的深度从防爆阀本体(200)一侧的中心向防爆阀本体(200)的边缘依次变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线包括有设置于防爆阀本体(200)中心的第一刻线(201),所述第一刻线(201)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引导防爆阀本体(200)断裂方向的第二刻线(202),所述第二刻线(202)远离第一刻线(201)的一侧设有第三刻线(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线(201)的深度为H1,第二刻线(202)的深度为H2,所述第二刻线(202)的深度为H3,H1>H2>H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线的形状为直线、折线或者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线(201)的数量为n,1≤n≤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的截面壁厚为H0,所述第一刻线(201)的深度与壳体(100)的截面壁厚的比值H1/H0为a,0<a≤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本体(200)冲刻于壳体(100)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线(201)同时垂直与第二刻线(202)和第三刻线(203),所述第二刻线(202)和第三刻线(203)平行。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有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包括有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底部设有防爆阀本体(200),所述防爆阀本体(200)向壳体(100)内腔的一侧设有若干条不同深度的刻线,所述刻线的深度从防爆阀本体(200)一侧的中心向防爆阀本体(200)的边缘依次变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线包括有设置于防爆阀本体(200)中心的第一刻线(201),所述第一刻线(201)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引导防爆阀本体(200)断裂方向的第二刻线(202),所述第二刻线(202)远离第一刻线(201)的一侧设有第三刻线(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防爆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线(201)的深度为h1,第二刻线(202)的深度为h2,所述第二刻线(202)的深度为h3,h1>h2>h3。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振王健裴宏朱冠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轩邑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