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及方法,属于灌注桩施工。
技术介绍
1、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土层位置上开孔,其截面为圆形,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的,常运用在建筑领域,一般采用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来实现在设计的土层位置上进行开孔,目前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一般采用旋挖钻孔结构来进行钻孔作业,但是这种钻孔方式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泥料一般直接排到钻孔附近的地面上,且易在钻孔上部产生堆积,导致在钻孔完成并将旋挖钻孔结构从孔内移出过程中排出的泥料返回孔内的概率较大,会影响成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及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端的右侧边缘位置安装升降件,且升降件呈竖向布置,所述升降件的活动部右端设置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下端安装第一螺旋杆,且第一螺旋杆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螺旋杆下端设置钻头,所述驱动件下端安装外筒,且外筒呈竖向布置,所述外筒下端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端的右侧边缘位置安装升降件,且升降件呈竖向布置,所述升降件的活动部右端设置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下端安装第一螺旋杆(8),且第一螺旋杆(8)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螺旋杆(8)下端设置钻头(7),所述驱动件下端安装外筒(5),且外筒(5)呈竖向布置,所述外筒(5)下端连通设置锥形筒(58),且锥形筒(58)呈上宽下窄布置,所述锥形筒(58)位于钻头(7)上侧,且锥形筒(58)位于第一螺旋杆(8)外侧,所述外筒(5)内壁设置工形内筒(9),且工形内筒(9)位于第一螺旋杆(8)外侧;
2.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端的右侧边缘位置安装升降件,且升降件呈竖向布置,所述升降件的活动部右端设置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下端安装第一螺旋杆(8),且第一螺旋杆(8)呈竖向布置,所述第一螺旋杆(8)下端设置钻头(7),所述驱动件下端安装外筒(5),且外筒(5)呈竖向布置,所述外筒(5)下端连通设置锥形筒(58),且锥形筒(58)呈上宽下窄布置,所述锥形筒(58)位于钻头(7)上侧,且锥形筒(58)位于第一螺旋杆(8)外侧,所述外筒(5)内壁设置工形内筒(9),且工形内筒(9)位于第一螺旋杆(8)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框架(3),所述框架(3)安装在车体(1)上端上,且框架(3)呈竖向布置,所述框架(3)内转动连接螺杆(31),且螺杆(31)呈竖向布置,所述框架(3)上端设置第一驱动设备,且第一驱动设备的输出轴与螺杆(31)连接,所述框架(3)内设置导杆(33),且导杆(33)呈竖向布置,所述导杆(33)位于螺杆(31)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u形架(61),所述u形架(61)的两个竖向部均设置在t形块(6)的横向部上端,且u形架(61)位于框架(3)右侧,所述第一螺旋杆(8)上端贯穿t形块(6)的横向部并延伸入u形架(61)内,且第一螺旋杆(8)与t形块(6)转动连接,所述u形架(61)上端安装第二驱动设备,且第二驱动设备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旋杆(8)连接,所述第一螺旋杆(8)外端设置第一链轮(81),且第一链轮(81)位于u形架(61)内,所述第一链轮(81)左侧设置第二链轮(82),所述第二链轮(82)与第一链轮(81)通过链条连接,且第二链轮(82)位于u形架(6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成孔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件包括箱体(2),所述箱体(2)安装在车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张乃君,巩子良,蔡泽峰,刘鹤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