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供氧的移动式隧道保障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5227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03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供氧的移动式隧道保障舱,包括保障舱体、行走履带和供风供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障舱体内部设有压缩氧气瓶供氧系统、制氧药箱、化学制氧系统,以充分对保护舱体内进行供氧,并且在保障舱体内部上侧安装有可选择外部空气的入口的供风供氧机构,将供风与供氧连接结合使用,在外部供风通道阻断后,先监测外部空气中的物质,在监测到空气无毒时,控制防护门结构打开以使吸气结构的进气端位于外部环境中,再使吸气结构吸取空气后将空气输入三级过滤器、调压阀和消音器,然后输入弥散式制氧机内制氧,提高排入保障舱体内的氧气质量,有效利用外部的自然空气,减少其他方式制氧过程中损耗的耗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具体为一种能够供氧的移动式隧道保障舱


技术介绍

1、隧道施工属于高危工作,特别是在地质条件不好、岩层质量较差的时候,常规的施工方法很容易引起塌方事故,隧道施工需要设置安全保障舱,保证隧道内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施工人员的伤亡。

2、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10166924.3公开了一种隧道救生舱结构,包括舱体,舱体上铰接有舱门与逃生门,舱体底部连接有履带,舱体内设有通风系统、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环境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及生存保障系统,通过在舱体内配置有通风系统、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环境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及生存保障系统,在事故发生后,可以为幸存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空间,给抢救时间起缓冲作用,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

3、但是,现有技术的隧道保障舱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通风系统与制氧系统分别独立设置,在发生事故使外部通风管道被阻断后,不便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过滤后输送到制氧系统中,制备出的氧气质量相对较差,使受困者较多采用其他的制氧方式,提高了制氧过程中损耗的耗材成本。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供氧的移动式隧道保障舱,包括保障舱体(1),所述保障舱体(1)底部安装有行走履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障舱体(1)内部上侧安装有供风供氧机构(8),所述供风供氧机构(8)包括嵌于保障舱体(1)左上侧的防护门结构(81)、设置于防护门结构(81)内侧的吸气结构(82)、连接于吸气结构(82)右侧底部的第一电磁阀管(83)、紧固于第一电磁阀管(83)顶端部的第一三通接管(84)、连接于第一三通接管(84)左侧的第二电磁阀管(85)、安装于第一三通接管(84)右侧的三级过滤器(86)、紧固于三级过滤器(86)右侧的调压阀(87)、连接于调压阀(87)另一端的消音器(88)以及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供氧的移动式隧道保障舱,包括保障舱体(1),所述保障舱体(1)底部安装有行走履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障舱体(1)内部上侧安装有供风供氧机构(8),所述供风供氧机构(8)包括嵌于保障舱体(1)左上侧的防护门结构(81)、设置于防护门结构(81)内侧的吸气结构(82)、连接于吸气结构(82)右侧底部的第一电磁阀管(83)、紧固于第一电磁阀管(83)顶端部的第一三通接管(84)、连接于第一三通接管(84)左侧的第二电磁阀管(85)、安装于第一三通接管(84)右侧的三级过滤器(86)、紧固于三级过滤器(86)右侧的调压阀(87)、连接于调压阀(87)另一端的消音器(88)以及安装于消音器(88)底部的第二三通接管(89),所述第二三通接管(89)底端部连接有第三电磁阀管(891),并且第二三通接管(89)右侧安装有第四电磁阀管(892),所述第四电磁阀管(892)另一端与弥散式制氧机(810)相连接,所述吸气结构(82)后侧与保障舱体(1)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管(85)另一端与外部的供风管道相连接,所述弥散式制氧机(810)后侧与保障舱体(1)相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供氧的移动式隧道保障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障舱体(1)内部左侧设有压缩氧气瓶供氧系统(3),且压缩氧气瓶供氧系统(3)右侧设置有仓架(4),所述仓架(4)内部上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吸附剂(5),且仓架(4)内部下侧设置有制氧药箱(6),所述保障舱体(1)内部移动设置有化学制氧系统(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供氧的移动式隧道保障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结构(81)包括贯穿设置于保障舱体(1)左部顶侧的外框座(811)、设置于外框座(811)内部中侧的槽架(812)、开设于槽架(812)左部中侧的滑槽(813)、固定于槽架(812)左侧部的齿条(814)、啮合于齿条(814)右侧的齿轮(815)、连接于齿轮(815)后部中侧的第一电机(816)、设置于齿轮(815)和第一电机(816)连接处的连接片(817)、转动连接于连接片(817)另一端的第一挡块(818)、设置于第一挡块(818)内部左侧的拉杆(819)以及转动连接于拉杆(819)另一端的第二挡块(8110),所述连接片(817)前部底侧贯穿滑动于滑槽(813)内侧,所述吸气结构(82)左端部设置于外框座(811)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能够供氧的移动式隧道保障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818)和第二挡块(8110)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滚轮(8181),并且滚轮(8181)转动连接于槽架(812)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供氧的移动式隧道保障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结构(82)包括后侧与保障舱体(1)相紧固的矩形片(821)、安装于矩形片(821)前部右上侧的支承架(822)、紧固于支承架(822)后侧的第二电机(823)、转动连接于支承架(822)内侧的偏心杆(824)、转动连接于偏心杆(824)内部另一侧的转架(825)、转动连接于转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荧谢翠斌项忠庆赵和平许学良黄海军周雪峰付洁琴耿鑫铭周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华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