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刮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042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针刮涂装置,包括具有密封的注液腔的注液罩、具有半封闭式的刮涂腔的刮涂罩、刮板组件、与注液腔连通进而注液的注液单元、与刮涂腔相连通进而抽真空的真空抽吸单元;刮涂罩的开放端覆盖于微针成型模具上,刮涂罩与微针成型模具界定形成封闭的刮涂腔;注液腔与刮涂腔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刮板组件设置于刮涂罩内且抵接于微针成型模具上,刮板组件的侧壁与刮涂腔的内侧壁相贴合,刮板组件被配置为可相对于微针成型模具移动以封堵或打开连通通道,并且刮板组件回刮时将多余微针成型液回收至注液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针刮涂装置可快速填充微针成型腔,提高生产效率;且刮板组件可使多余的微针成型液回到注液腔内,避免液体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针,具体涉及一种微针刮涂装置


技术介绍

1、微针给药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在基底上形成多个微针,微针的直径仅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通过微针刺入皮肤中以实现给药,能够大大减轻给药过程中的疼痛感。

2、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工艺主要采用的是模具注入,具体的制备过程是将相应药物及佐剂注入到模具中,待烘干固化成形后脱模,即可收集到制备的微针。在微针制备工艺中,在填充刮涂阶段主要采用多余的微针填充液涂覆于微针成型模具表面,使用刮涂板将微针填充入微针成型模具的微针成型腔内,而刮涂完成后多余的微针成型液直接被刮板刮除,无法进行回收,造成微针成型液的浪费;并且,仅依靠溶液自身的重力填充微针成型模具的微针成型腔内,填充效率较低,且微针成品的质量均一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针刮涂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针刮涂装置,包括具有密封的注液腔的注液罩、具有半封闭式的刮涂腔的刮涂罩、设置于所述刮涂罩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针刮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密封的注液腔的注液罩、具有半封闭式的刮涂腔的刮涂罩、刮板组件、与所述注液腔连通以给所述注液腔注入微针成型液的注液单元、与所述刮涂腔相连通以给所述刮涂腔抽真空的真空抽吸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刮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罩与所述刮涂罩并排设置,所述注液罩与所述刮涂罩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注液罩侧壁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刮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罩所在位置高于所述刮涂罩所处位置;和/或所述注液腔的底部为向所述刮涂腔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和/或所述连通通道为由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针刮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密封的注液腔的注液罩、具有半封闭式的刮涂腔的刮涂罩、刮板组件、与所述注液腔连通以给所述注液腔注入微针成型液的注液单元、与所述刮涂腔相连通以给所述刮涂腔抽真空的真空抽吸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刮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罩与所述刮涂罩并排设置,所述注液罩与所述刮涂罩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注液罩侧壁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刮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罩所在位置高于所述刮涂罩所处位置;和/或所述注液腔的底部为向所述刮涂腔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和/或所述连通通道为由所述注液腔向所述刮涂腔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刮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涂罩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真空抽吸单元的真空抽吸口,所述真空抽吸口设置于所述刮涂罩的远离所述注液罩一侧的顶壁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刮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单元包括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注液单元与所述注液腔之间;所述真空抽吸单元还包括气压调节阀,所述气压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真空抽吸单元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青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