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018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7
本技术涉及项目管理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主体,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内壁设有安装机构,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外壁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固接有垫板,所述套筒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与监测装置主体的外壁相卡接,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内壁滑动卡接有壳体。通过手动推动左侧垫板移动,左侧垫板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同时齿条带动竖板移动,竖板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将监测装置主体放入裂缝内侧,松开左侧垫板后,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帮助齿条复位,齿条带动左侧垫板移动与列缝贴合在一起,此种方式方便对监测装置安装,提升监测装置的固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项目管理监测,具体为一种裂缝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建筑混凝土结构、砌体经常会由于不均匀沉降、温度应力等原因产生裂缝,为了进一步了解裂缝的发展趋势,通常要对该裂缝进行监测,裂缝在监测过程中需要用到监测装置。

2、例如授权公告号“cn205607310u”名为裂缝监测装置,虽然该装置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还能够监测裂缝两个方向的变化趋势,但现有的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将所述基准部分插入所述刻度端双层塑料之间,并使所述两条游丝线对齐所述刻度区相应的零刻度,然后通过固定孔将测量部分和基准部分分别固定在裂缝两侧,裂缝发生变化时,基准部分带动游丝线在刻度区移动,从而可以监测裂缝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趋势,由于监测装置通过固定孔和螺栓的方式固定在裂缝两侧,此种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从而降低了监测装置的固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监测装置通过固定孔和螺栓的方式固定在裂缝两侧,此种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从而降低了监测装置的固定效率,而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设有安装机构(2),所述监测装置主体(1)的外壁套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外侧固接有垫板(3),所述套筒(4)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栓(5),所述螺栓(5)的一端与监测装置主体(1)的外壁相卡接,所述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滑动卡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内壁设有固定机构(8),所述壳体(7)的顶部固接有报警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第一弹簧(201),所述第一弹簧(201)的一端与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设有安装机构(2),所述监测装置主体(1)的外壁套接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外侧固接有垫板(3),所述套筒(4)的内壁螺纹相接有螺栓(5),所述螺栓(5)的一端与监测装置主体(1)的外壁相卡接,所述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滑动卡接有壳体(7),所述壳体(7)的内壁设有固定机构(8),所述壳体(7)的顶部固接有报警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第一弹簧(201),所述第一弹簧(201)的一端与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相固接,所述第一弹簧(201)的一端与竖板(202)的一侧相固接,所述竖板(202)的一侧与齿条(203)的一侧相固接,所述齿条(203)的外壁与齿轮(204)的外壁相啮合,所述齿轮(204)的后端与监测装置主体(1)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齿轮(204)的正端与指针(205)的一端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蒋鑫超韩雪黄常学李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蓝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