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018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救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包括移动车体,所述移动车体包括能升降转动调节的伸缩臂,且所述伸缩臂的顶部安装有照明灯,还包括:安装在移动车体内的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箱盖,所述电池箱的内部设有用于将电池之间互相分隔的隔断;连接在电池箱两侧的通风管,且所述通风管内通过外部空气流动或与气泵连接,在电池与隔断的缝隙之间形成能直接换热的散热气流;设置在隔断内的切换件,且切换件能与两个通风管之间形成在电池箱内流动的独立散热气流。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道路应急救援的环境来相应对电池的散热方式进行调节,可以使其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场景,局限性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救援,具体为一种道路应急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1、道路救援指汽车道路紧急救援,为故障车主提供现场救助等服务;同时也指交通事故道路救援,包括伤员救治、道路疏导以及施工抢修等。

2、而在救援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夜间救援的情况,而遇到盘山公路、野外施工道路等没有路灯的情况时会对现场救援造成困难,因此在救援时一般都需要携带救援应急灯来进行照明。

3、目前,现有的应急照明灯可参照中国专利cn219264157u,其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道路救援应急灯,该道路救援应急灯通过可以折叠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救援人员的使用,节省了救援人员的时间,减小了救援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进行后续救援。

4、又如中国专利cn118346935b,其公开了一种应急响应型移动灯塔装置,该移动灯塔装置则通过在安装架内设置有多个电池腔室,使得锂电池组内的多个电池模块相互独立,降低热扩散,避免相互之间热量传导;同时在送风腔室内自上而下送风,进行针对性送风散热,以提高移动灯塔装置的使用效率。

5、上述两种应急救援的照明装置在使用时,其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所述移动车体(1)包括能升降转动调节的伸缩臂(2),且所述伸缩臂(2)的顶部安装有照明灯(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4)的中间固定有隔热板(7),位于隔热板(7)两侧的电池箱(4)内壁安装有多个隔板(9),且所述隔板(9)和隔热板(7)组成用于将电池(10)分隔开的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4)的两侧内部均设有分隔腔(14),且两侧的分隔腔(14)内壁均开设有与电池箱(4)内连通的通风槽(21),所述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所述移动车体(1)包括能升降转动调节的伸缩臂(2),且所述伸缩臂(2)的顶部安装有照明灯(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4)的中间固定有隔热板(7),位于隔热板(7)两侧的电池箱(4)内壁安装有多个隔板(9),且所述隔板(9)和隔热板(7)组成用于将电池(10)分隔开的隔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4)的两侧内部均设有分隔腔(14),且两侧的分隔腔(14)内壁均开设有与电池箱(4)内连通的通风槽(21),所述切换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隔热板(7)两侧的调节囊(8),所述调节囊(8)的中间设有贯通设置的分隔层(25),且所述调节囊(8)远离隔热棉(23)的外侧设为导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4)的两侧内壁均固定有侧板(11),且位于各个隔板(9)之间的侧板(11)外壁均固定有换气囊(12),所述换气囊(12)的中间也设有贯通设置的间隙,所述换气囊(12)靠近电池(10)的外壁开设有进气孔(13),所述侧板(11)的内部开设有与一侧分隔腔(14)连通的分流道(27),所述换气囊(12)靠近侧板(11)一侧的部分设有与分流道(27)连通的分流孔(28),且所述分流孔(28)与进气孔(13)呈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固定在分隔腔(14)内壁的第二活塞管(16)与第一活塞管(15),且所述第二活塞管(16)与侧板(11)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敏张明刚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