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017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包括:电缸,所述电缸内设有轴向动作器,所述电缸能够控制所述轴向动作器运动;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一端与伞绳连接,所述法兰盘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轴向动作器连接,当所述轴向动作器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法兰盘运动从而驱动所述伞绳;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电池能够为所述电缸供电;固定机构,所述电池和所述电缸均设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实现对伞组收放的精准控制,提高了驱动器的整体安全性,同时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能发电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


技术介绍

1、风能作为储量丰裕、分布广泛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因其风速大、分布广、稳定性高等特点,已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及经济增长点的重大选择。

2、伞梯系留风筝型风力发电系统是捕获风能的重要技术途径。伞驱动器装置作为系统的关键部分,作动需要满足伞组开合需求,保证伞组开合在合理的伸缩范围内。

3、目前,现有的伞驱动器对伞组速度控制能力不够精准,位置定位能力及信息反馈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实现了对伞组开合的精准控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包括:电缸,所述电缸内设有轴向动作器,所述电缸能够控制所述轴向动作器运动;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一端与伞绳连接,所述法兰盘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轴向动作器连接,所述轴向动作器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法兰盘运动,所述法兰盘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伞绳运动;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电池能够为所述电缸供电;固定机构,所述电池和所述电缸均设于所述固定机构上。

3、进一步地,所述电缸的排气口设有消声器,所述消声器能够降低所述电缸在运行时的声音;所述电缸的下端连接有后绞耳仓,所述后绞耳仓上连接有接地线和电刷。

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卡盘、中卡盘和下卡盘,所述上卡盘、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沿所述电缸的轴线方向顺序设置,所述电缸的上端与所述上卡盘连接,所述电缸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并与所述下卡盘连接,所述电池设于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上卡盘上设有上板,所述轴向动作器穿过所述上卡盘和所述上板与所述法兰盘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所述法兰盘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轴向动作器连接,所述支撑轴和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和伺服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伺服控制器均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伺服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电缸的运行状态。

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装置还包括伺服器支架,所述上卡盘和所述中卡盘通过所述伺服器支架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伺服控制器均设于所述伺服器支架上,所述伺服器支架能够固定所述plc控制器和伺服控制器。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装置还包括电池支架,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通过所述电池支架连接,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电池支架上,所述电池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电池。

10、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的边缘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法兰盘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伞绳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装置还包括动能回收机构,所述伞绳上设有齿条,所述动能回收机构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动能回收机构能够回收所述伞绳释放时的动能,所述动能回收机构包括飞轮、行星齿轮机构和发电机,所述齿条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飞轮连接,所述飞轮与所述发电机连接。

12、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实现对伞组收放的精准控制,提高了驱动器的整体安全性,同时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的排气口设有消声器,所述消声器能够降低所述电缸在运行时的声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卡盘、中卡盘和下卡盘,所述上卡盘、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沿所述电缸的轴线方向顺序设置,所述电缸的上端与所述上卡盘连接,所述电缸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并与所述下卡盘连接,所述电池设于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盘上设有上板,所述轴向动作器穿过所述上卡盘和所述上板与所述法兰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所述法兰盘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轴向动作器连接,所述支撑轴和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和伺服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伺服控制器均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伺服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电缸的运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装置还包括伺服器支架,所述上卡盘和所述中卡盘通过所述伺服器支架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伺服控制器均设于所述伺服器支架上,所述伺服器支架能够固定所述PLC控制器和伺服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装置还包括电池支架,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通过所述电池支架连接,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电池支架上,所述电池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的边缘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法兰盘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伞绳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装置还包括动能回收机构,所述伞绳上设有齿条,所述动能回收机构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动能回收机构能够回收所述伞绳释放时的动能,所述动能回收机构包括飞轮、行星齿轮机构和发电机,所述齿条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连接,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与所述飞轮连接,所述飞轮与所述发电机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的排气口设有消声器,所述消声器能够降低所述电缸在运行时的声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上卡盘、中卡盘和下卡盘,所述上卡盘、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沿所述电缸的轴线方向顺序设置,所述电缸的上端与所述上卡盘连接,所述电缸的下端依次穿过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并与所述下卡盘连接,所述电池设于所述中卡盘和所述下卡盘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盘上设有上板,所述轴向动作器穿过所述上卡盘和所述上板与所述法兰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所述法兰盘的另一端设有支撑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轴向动作器连接,所述支撑轴和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开合伞驱动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装置还包括plc控制器和伺服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伺服控制器均与所述电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李伯晟刘杰甄川张梓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