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0120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6
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振装置,包括减振箱,减振箱设置在叶片内的两腹板之间,减振箱的两相对侧壁上穿设有若干散热片;TMD减振模块,TMD减振模块包括设置在减振箱内的固定座,固定座内滑动连接有质量块,质量块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阻尼单元;风扇机构,风扇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减振箱内壁上的齿轮箱和固定连接在质量块上的齿条,齿轮箱内设置有齿轮组件,齿轮组件的输出端与齿条传动连接,齿轮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风扇叶。本技术可以对叶片进行减振,同时可以将减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耗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风力发电,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众多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中,风能发展态势良好,风电产业在全球形成了完备的市场规模。然而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叶片正在不断大型化,这虽然可以提高风功率,但是造成了风力机叶片振动问题。

2、目前针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的主流减振手段,依然是内置基于被动调谐减振的tmd模块,tmd控制的原理是给系统附加一个质量块,通过质量块向前滑动时产生的反向惯性力维持风力发电机平衡,同时质量块能够吸收风力发电机结构的动能,减缓叶片振动幅值。但是在tmd模块减振耗能时,阻尼会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热量会在tmd模块附近堆积,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尤其对利用电磁感应和安培力作为阻尼来源的tmd模块来说,温度升高将降低阻尼产生的效果,降低对叶片的减振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振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对叶片进行减振的同时,可以将减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耗散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齿轮箱(10)靠近所述齿条(9)一侧的直齿轮(12),所述直齿轮(12)上同轴线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齿轮箱(10)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二锥齿轮(14)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3)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4)上同轴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位于所述齿轮箱(10)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齿轮(15)传动连接有交替驱动组件,所述交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叶(11)传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齿轮箱(10)靠近所述齿条(9)一侧的直齿轮(12),所述直齿轮(12)上同轴线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齿轮箱(10)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4),所述第二锥齿轮(14)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3)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4)上同轴线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第一齿轮(15)位于所述齿轮箱(10)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齿轮(15)传动连接有交替驱动组件,所述交替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叶(11)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齿轮箱(10)内的第二齿轮(16),所述第二齿轮(16)与所述第一齿轮(15)相啮合,所述齿轮箱(10)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移槽(19)和第二滑移槽(20),所述第一滑移槽(19)和所述第二滑移槽(20)内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齿轮(17)和第二移动齿轮(18),所述第一移动齿轮(17)、第二移动齿轮(18)分别与所述第二齿轮(16)相啮合,所述齿轮箱(10)内还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21)和换向齿轮(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泽斌李虎肖瑞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古交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