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985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包括针板和设置于针板上方的压脚,所述针板和所述压脚的接触面为弧形。所述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的长度加长。加长长度为常规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的2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中的压脚与针板之间的弧形接触面产生的张力效果能解决钮门断线及钮门起丝的品质问题,减少了操作员重新调整被加工材料位置的机会,提高效率;使得原来操作员每次加工1个钮门变成每次能加工2个钮门,原来只能操作1台机器,现在有足够时间同时操作2台机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行业中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工钮门的时候,通常用原装针板及压脚,其压脚和针板间是直角凸形接触面, 一般每次只能加工一个钮门;一般衬衫6个钮门需要加工6次。因为每次只能加工1个钮 门,所以效率低;而且操作员只能操作1台机器。另外还会造成切断钮门线或者钮门起丝, 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 合装置,该装置能提高效率,解决产品品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包括针板和设置于针板上方的 压脚,所述针板和所述压脚的接触面为弧形。优选的,所述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的长度加长。更优选的,加长长度为常规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的2倍。本技术的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中的压脚与针板之间的弧形接 触面产生的张力效果能解决钮门断线及钮门起丝的品质问题,减少了操作员重新调整被加 工材料位置的机会,提高效率;使得原来操作员每次加工1个钮门变成每次能加工2个钮 门,原来只能操作1台机器,现在有足够时间同时操作2台机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 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的接触面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 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加容易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 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的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 体示意图。由图可见,本技术的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包括针板1和设置 于针板1上方的压脚2,所述针板1和所述压脚2的接触面为弧形。弧形接触面产生的张力 效果能解决钮门断线及钮门起丝的品质问题,减少了操作员重新调整被加工材料位置的机会,提高效率。而且所述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的长度加长,加长长度优选为常规针板及其 压脚组合装置的2倍。使得操作员加工1个钮门变成每次能加工2个钮门,并且有足够时 间同时操作2台机器。图2是图1中的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的接触面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 图。使用该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时,将布3放置于针板1及其压脚2之间,针板1及其压 脚2的弧形接触面产生的张力效果能解决钮门断线及钮门起丝的品质问题,减少了操作员 重新调整被加工材料位置的机会,提高效率;从而使得原来操作员每次加工1个钮门变成 每次能加工2个钮门,原来只能操作1台机器,现在有足够时间同时操作2台机器。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包括针板和设置于针板上方的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和所述压脚的接触面为弧形接触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钮门张力针板及其压脚组合装置,包括针板和设置于针板上方的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和所述压脚的接触面为弧形接触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钮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顺南
申请(专利权)人:联业制衣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