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971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打磨辅助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的上表面两侧分别通过横移机构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的上表面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滑口,滑口的内侧通过调距机构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限制块,底板的上表面卡装有收集盒,且收集盒位于两个移动座之间的下方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在打磨中齿轮发生转动问题,提升齿轮打磨时的稳定度;具有碎屑收集的功能,从而使得齿轮的布置更为平稳;收集盒可以快速卸下,后期维护清洁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辅助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


技术介绍

1、汽车齿轮作为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精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和可靠性。打磨过程能够去除齿轮表面的毛刺、凹凸不平和热处理后的氧化皮等缺陷,提高齿轮的几何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从而增强齿轮的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提高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

2、在汽车打磨中,对于其轴孔与齿口处,采用流体抛光机进行打磨处理,而对于齿轮的上下表面处,通过工业级气动打磨机进行打磨处理,通过夹具将齿轮固定后,再对其表面进行打磨,而由于齿轮边沿处齿口的存在,使得夹板难以充分对齿轮进行夹持,在打磨中容易发生齿轮转动的问题,另外,随着打磨的进行,夹具表面会积累较多的碎屑,难以清扫充分,使得齿轮布置时不够平整,影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上表面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侧板(2)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框(3),连接框(3)的上表面两侧分别通过横移机构连接有移动座(4),移动座(4)的上表面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滑口(5),滑口(5)的内侧通过调距机构连接有滑块(8),滑块(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限制块(9),底板(1)的上表面卡装有收集盒(18),且收集盒(18)位于两个移动座(4)之间的下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伸缩缸(15),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上表面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个侧板(2)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框(3),连接框(3)的上表面两侧分别通过横移机构连接有移动座(4),移动座(4)的上表面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开设有滑口(5),滑口(5)的内侧通过调距机构连接有滑块(8),滑块(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限制块(9),底板(1)的上表面卡装有收集盒(18),且收集盒(18)位于两个移动座(4)之间的下方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伸缩缸(15),伸缩缸(1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l型板(14),所述移动座(4)的下表面一端处固定连接有弯折端(13),弯折端(13)滑动穿过所述连接框(3)的内侧,弯折端(1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l型板(14)的上表面,移动座(4)的下表面与连接框(3)的上表面滑动相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机构包括转动贯穿所述滑口(5)内侧的螺纹杆(6),螺纹杆(6)的一端穿出所述移动座(4)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旋头(7),螺纹杆(6)螺纹贯穿滑块(8)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齿轮打磨用约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块(9)的内侧滑动贯穿有插杆(10),插杆(10)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远硕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