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分泌科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961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分泌科用引流管固定装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穿刺杆,所述穿刺杆的上端呈尖锥形,穿刺杆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环形,所述穿刺杆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配合板,配合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孔和两个作用孔,两个作用孔对称分布在贯穿孔的左右两侧,作用孔内侧设置有卡接杆。将穿刺杆穿刺患者的衣物,穿刺杆上端延伸至贯穿孔内,利用卡接孔与卡接杆的配合实现底板和配合板的位置固定,再通过下挡板的卡接槽一和上挡板上的卡接槽二以及缠绕柱配合将引流管进行缠绕并固定,接触橡胶管的设置通过增大与引流管之间的摩擦避免引流管滑动,从而达到对引流管固定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内分泌科用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

2、在内分泌科手术中,如甲状腺手术等,手术部位可能会渗出一些组织液、脓液或血液往往采用引流管帮助这些液体及时排出体外,防止其在体内积聚并导致感染,良好的术后引流对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引流管固定方式多依赖于胶带或绷带简单包扎,此固定方式存在易脱落、移位以及对患者皮肤造成不适等问题,不利于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方案提出一种内分泌科用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分泌科用引流管固定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分泌科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分泌科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穿刺杆(2),所述穿刺杆(2)的上端呈尖锥形,所述穿刺杆(2)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呈环形,所述穿刺杆(2)上开设有卡接孔(4),所述卡接孔(4)位于限位槽(3)内侧,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配合板(8),所述配合板(8)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孔(10),所述贯穿孔(10)内侧壁下端设置有导向斜面(11),所述配合板(8)上开设有两个作用孔(9),两个所述作用孔(9)对称分布在贯穿孔(10)的左右两侧,所述作用孔(9)内侧设置有卡接杆(13),所述卡接杆(13)靠近穿刺杆(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分泌科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穿刺杆(2),所述穿刺杆(2)的上端呈尖锥形,所述穿刺杆(2)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3),所述限位槽(3)呈环形,所述穿刺杆(2)上开设有卡接孔(4),所述卡接孔(4)位于限位槽(3)内侧,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配合板(8),所述配合板(8)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贯穿孔(10),所述贯穿孔(10)内侧壁下端设置有导向斜面(11),所述配合板(8)上开设有两个作用孔(9),两个所述作用孔(9)对称分布在贯穿孔(10)的左右两侧,所述作用孔(9)内侧设置有卡接杆(13),所述卡接杆(13)靠近穿刺杆(2)的一端贯穿作用孔(9)靠近穿刺杆(2)的侧壁,并延伸至卡接孔(4)内,所述卡接杆(13)远离穿刺杆(2)的一端贯穿作用孔(9)远离穿刺杆(2)的侧壁,并延伸至配合板(8)的外侧,所述卡接杆(1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靠近穿刺杆(2)的一端与作用孔(9)靠近穿刺杆(2)的一侧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分泌科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杆(13)上套设有弹簧二(15),所述弹簧二(15)的一端与限位板(14)远离穿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15)的另一端与作用孔(9)远离卡接杆(1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配合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2),所述连接筒(12)的上端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吴振华曾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融信医学微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