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高效节能生产塑胶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567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2:25
一种将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高效节能生产塑胶管的方法,用塑胶造粒挤出复合节能制管机对混合后的塑胶造粒原料直接进行连续加工得到塑胶管,实现了由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生产塑胶管,将造粒机产出的外表硬冷内部塑化的带温塑胶颗粒直接送入塑胶挤管机进行升温二次塑化,塑胶管生产能量消耗可下降27%~30%,大幅度降低了挤管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通过挤管模挤出预定直径的塑胶管坯,管坯再经过整形、冷却、绕管、定长切断得到医用塑胶管。降低了所述挤管机的挤管速度是常规挤管机的三倍,提高制管效率,冷却水槽的总体长度不增反降,降低生产成本,减小了医用塑胶管体在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机率。

A Method of Producing Plastic Pipe by Connecting Plastic Granulator and Pipe Extruder in Series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A method of producing plastic pipes by series connection of plastic granulator and extruder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is introduced. Plastic pipes are produced by continuous processing of mixed plastic granulator materials with plastic granulator extruder and extruder. Plastic pipes are produced by series connection of plastic granulator and extruder. Plastic particles produced by the granulator are directly fed into plastic extrusi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plastic pipe production can be reduced by 27%-30% by the second plasticizing of the pipe machin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process of extrusion can be greatly reduced. The plastic pipe blank of predetermined diameter is extruded by the extrusion die, and then the plastic pipe blank is shaped, cooled, wound and cut off at fixed length to obtain medical plastic pipe. The pipe extrusion speed of the pipe extruder is reduced by three times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pipe extruder, the pipe mak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 overall length of the cooling water tank does not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and the probability of contamination of the medical plastic pipe bod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高效节能生产塑胶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管的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由造粒机生产出塑胶生条然后经切割速冷形成外表固化内部仍热塑的粒子经冷却风机直接输给挤管机进行塑胶管体挤出的成套塑料胶管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医用连接管等塑胶管体的传统生产方法都是分步加工,即造粒厂商先将原材料按配比要求混合后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加热塑化生成出带状塑胶条,再将挤出带状塑胶条切割加工成带温塑胶粒子,带温塑胶粒子通过冷却风机的冷却输送得到完全冷却固化的塑胶粒子成品。挤管厂商以塑胶粒子为原料通过单螺杆挤出机对塑胶粒子再进行加热和塑化,通过挤出模具挤出预定规格的管坯,管坯再经过整形、冷却、绕管、定长切断得到医用塑胶软管产品。医用塑胶连接管的先造粒,后挤压管体的传统分开式生产方案不仅生产流程多,工序复杂,物料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高,而且塑料粒子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合格率。将造粒和挤管分开的生产方案在能耗方面浪费严重,造粒时要将原料进行加热、塑化、挤压成塑胶带,然后带温的塑胶带进行切割成粒,再用冷却风机对带温塑胶粒子进行冷却才能获得医用塑胶粒子成品。而挤管时又要将冷却到常温的塑胶粒子用单螺杆挤出机对塑胶粒子进行二次加热和塑化,通过挤出模具挤出预定规格的管坯,管坯再经过整形、冷却、绕管、定长切断得到医用塑胶管产品。由此可知,现有的分开式医用塑胶管生产方式高能耗、低效率,经调研和查询国内尚未有医用塑胶管从原料直接经过造粒和挤管的成套设备。且目前医用塑胶造粒机都是150挤出机配用挤出模头生产医用塑胶粒子,这是塑胶造粒整个行业的通行设备配置,不同产能的企业只是设备数量不同。而生产不同直径的塑胶管体则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挤管机,挤管机的规格比较齐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医用塑胶管体生产能耗高、生产效率低、产品易污染的问题,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将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高效节能生产塑胶管的方法,它能使一台造粒机同时向二台以上相同或不同规格的挤管机供应带余热的塑胶粒子,由挤管机连续生产相应规格的塑胶管。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将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高效节能生产塑胶管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塑胶造粒挤出复合节能制管机对混合后的塑胶造粒原料直接进行连续加工得到人们预定规格的塑胶管体。进一步,所述塑胶造粒挤出复合节能制管机在造粒机上安装有多头同步出料的塑胶带分配模,在塑胶带分配模的出料端面安装有同步切粒装置,在同步切粒装置的落粒处分别设有接粒斗和冷却风机,冷却风机的出料口与输风管密封对接,输风管的出风端与挤管机的进料斗相通,造粒机通过塑胶带分配模、同步切粒装置、接粒斗、冷却风机分别与并联分布的挤管机对接,在每台挤管机后面都设有管体冷却装置、牵引切割机和盘管机。进一步,所述塑胶带分配模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在上模块的下端面和下模块的上端面上设有进料槽、增压槽、分流导弯槽、分流过渡槽、左出料槽和右出料槽,增压槽的截面积小于进料槽的截面积,分流过渡槽设置在分流导弯槽和左出料槽或右出料槽之间,上模块和下模块合模后用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切粒装置包括减速机、双向输出轴、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从动轴、切割箱、弹簧、轴套、切割刀,主动带轮安装在减速机的双向输出轴上,从动轴安装在切割箱上并与双向输出轴平行,同步带安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所述切割箱包括出丝板、外侧板、连接柱和罩壳,罩壳设置在出丝板和外侧板之间,出丝板、外侧板和罩壳三者之间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成一体,弹簧和轴套均套装在从动轴上,切割刀安装在从动轴或轴套上,在出丝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出丝孔组,出丝孔组与塑胶带分配模上的左出料槽和右出料槽相通,切割刀的切割刀口与出丝板的内侧面相切,切割刀的旋转直径覆盖出丝孔组的分布范围,切割箱通过出丝板固定在塑胶带分配模的出料端面上;接粒斗设置在切割箱的散热落粒斗和冷却风机吸料口之间,冷却风机的出料口与输风管密封对接,输风管的出风端与挤管机的进料斗相通;所述管体冷却装置包括校整冷却槽、过渡冷却槽和终端冷却槽,且校整冷却槽、过渡冷却槽和终端冷却槽依次直线分布,在校整冷却槽中,包括水槽、上校整轮、下校整轮、转向轮和托持轮,上校整轮和下校整轮均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水槽上,上校整轮和下校整轮的外圆相互压合在一起,在上校整轮和下校整轮的外圆上设有管坯整形圆弧槽,上校整轮和下校整轮上的管坯整形圆弧槽对接后形成容纳待整形管坯的整形模孔道,待整形管坯通过由上校整轮和下校整轮组成的整形轮组整形和冷却;待冷却管体绕制在由转向轮组成的轮系上形成往复环绕式管体冷却组,管体搁置在托持轮上;在过渡冷却槽和终端冷却槽中均设有转向轮组成的轮系组和托持轮,待冷却的管体绕制在由转向轮组成的轮系上形成复式环绕冷却管体组,管体搁置在托持轮上;进一步,所述塑胶造粒原料混配是将塑胶造粒原料的各组份按比例同步加到热混机内,经过热混机高速搅拌混合温度达到95~115℃后,将混合好的料放入到冷混机内,低速混合直至料温冷却到65~85℃进行过渡造粒,使用真空吸料机将混合好的混合物料吸到造粒挤出机进料斗,混合均匀的原料经料斗输入挤出机的机筒内,随着螺杆的旋转,原料被绞龙强制推向机头,由于机筒前面有过滤网、分流板和模具的阻力,再加上螺纹间的容积逐渐变小,被螺旋推动前进的原料受到很大的压力,同时原料又受到机筒的加热,原料受到挤压、剪切、搅拌作用时与机筒、螺间的摩擦及原料分子间的摩擦,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原料在机筒内的温度越来越高,其物理状态也逐渐转变成高弹态,最后成为黏流态,直到完全塑化,黏流态的塑胶经过塑胶带分配模分成两路并通过左出料槽和右出料槽挤出成面条状,然后通过同步切粒装置高速旋转的切刀切成颗粒状,然后通过冷却风机和输风管直接吹送到两边的挤出机料斗内开始挤管加工,由造粒机产出的外表固化内部仍热的PVC过渡粒子经过输风管送入挤出机的机筒内,PVC过渡粒子经过第二加热和螺杆挤压快速再次塑化,然后通过成型模具挤出特定规格塑胶管坯,管坯经过管体冷却装置整形、多级冷却固化成型,得到预定塑胶管体。进一步,所述塑胶造粒原料的组份及重量比为:PVC树脂粉100公斤,邻苯二甲酸二锌脂(增塑剂)53~58公斤,大豆油4~5公斤,桐油0.5~1公斤,CZ-138稳定剂1~1.6公斤,PVC内滑剂0.2~0.6公斤,PVC外滑剂0.2~0.5公斤,食用盐1~1.3公斤。进一步,所述塑胶造粒原料的组份及重量比为:PVC树脂粉100公斤,邻苯二甲酸二锌脂(增塑剂)55~56公斤,大豆油4~5公斤,桐油0.6~0.8公斤,CZ-138稳定剂1.2~1.3公斤,PVC内滑剂0.3~0.5公斤,PVC外滑剂0.2~0.3公斤,食用盐1~1.1公斤。由于将现有的塑胶造粒机通过塑胶带分配模、同步切粒装置、接粒斗和冷却风机直接与塑胶挤管机相连,这样使造粒机产出的外表硬冷内部塑化的带温塑胶颗粒直接送入塑胶挤管机进行升温二次塑化,实现了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大幅度降低了挤管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通过挤管模具挤出预定直径的塑胶管坯,管坯再经过整形、冷却、绕管、定长切断得到医用塑胶管产品。实现一台造粒机同步带动二台以上挤管机的国内空白。实现了一台造粒机同时直接多台挤管机供应节能塑胶原料,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高效节能生产塑胶管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塑胶造粒挤出复合节能制管机对混合后的塑胶造粒原料直接进行连续加工得到人们预定规格的塑胶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高效节能生产塑胶管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塑胶造粒挤出复合节能制管机对混合后的塑胶造粒原料直接进行连续加工得到人们预定规格的塑胶管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将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高效节能生产塑胶管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塑胶造粒挤出复合节能制管机在造粒机(1)上安装有多头同步出料的塑胶带分配模(2),在塑胶带分配模(2)的出料端面安装有同步切粒装置(3),在同步切粒装置(3)的落粒处分别设有接粒斗(4)和冷却风机(5),冷却风机(5)的出料口与输风管(51)密封对接,输风管(51)的出风端与挤管机(6)的进料斗相通,造粒机1通过塑胶带分配模(2)、同步切粒装置(3)、接粒斗(4)、冷却风机(5)分别与并联分布的挤管机(6)对接,在每台挤管机(6)后面都设有管体冷却装置(7)、牵引切割机(8)和盘管机(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将塑胶造粒机与挤管机串联高效节能生产塑胶管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塑胶带分配模(2)包括上模块(21)和下模块(22),在上模块(21)的下端面和下模块(22)的上端面上设有进料槽(23)、增压槽(24)、分流导弯槽(25)、分流过渡槽(26)、左出料槽(27)和右出料槽(28),增压槽(24)的截面积小于进料槽(23)的截面积,分流过渡槽(26)设置在分流导弯槽(25)和左出料槽(27)或右出料槽(28)之间,上模块(21)和下模块(22)合模后用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切粒装置(3)包括减速机(31)、双向输出轴(32)、主动带轮(33)、从动带轮(34)、同步带(35)、从动轴(36)、切割箱(37)、弹簧(38)、轴套(39)、切割刀(40),主动带轮(33)安装在减速机(31)的双向输出轴(32)上,从动轴(36)安装在切割箱(37)上并与双向输出轴(32)平行,同步带(35)安装在主动带轮(33)和从动带轮(34)之间,所述切割箱(37)包括出丝板(371)、外侧板(372)、连接柱(373)和罩壳(374),罩壳(374)设置在出丝板(371)和外侧板(372)之间,出丝板(371)、外侧板(372)和罩壳(374)三者之间通过连接柱(373)固定连接成一体,弹簧(38)和轴套(39)均套装在从动轴(36)上,切割刀(40)安装在从动轴(36)或轴套(39)上,在出丝板(371)的内侧面上设有出丝孔组(377),出丝孔组(377)与塑胶带分配模(2)上的左出料槽(27)和右出料槽(28)相通,切割刀(40)的切割刀口与出丝板(371)的内侧面相切,切割刀(40)的旋转直径覆盖出丝孔组(377)的分布范围,切割箱(37)通过出丝板(371)固定在塑胶带分配模(2)的出料端面上;接粒斗(4)设置在切割箱(37)的散热落粒斗379和冷却风机(5)吸料口之间,冷却风机(5)的出料口与输风管(51)密封对接,输风管(51)的出风端与挤管机(6)的进料斗相通;所述管体冷却装置(7)包括校整冷却槽(71)、过渡冷却槽(72)和终端冷却槽(73),且校整冷却槽(71)、过渡冷却槽(72)和终端冷却槽(73)依次直线分布,在校整冷却槽(71)中,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融信医学微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