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光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950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发光耳机,其包括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中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驱动电路驱动设置在耳机主体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不仅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而且在夜晚或者黑暗的地方,可以具备照明和提醒功能,使得耳机的使用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可发光耳机。技术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手机、MP3、MP4等数码产品的普及,耳 机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消费品,而且种类繁多。现有的耳机主要包括耳机主体,耳机主体由 喇叭、插头等部件组成,喇叭与插头通过导线连接,但是,上述的耳机并没有设置发光装置, 在夜晚或者黑暗的地方,装饰效果较差,而且不具备照明和提醒功能,导致人们在夜晚或者 黑暗的地方,耳机使用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设计出一种将发光二极管 (LED)置于耳机主体中的可发光耳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发光耳机,它包括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中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 板,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与驱动电路的 输出端连接。所述耳机主体包括耳机插头、控制主体、耳机喇叭体,耳机插头通过导线与控制主 体的一端电连接,耳机喇叭体通过导线与控制主体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耳机主体进一步包括用于为发光二极管和驱动电路提供电源的电池,电池安 装在控制主体中。所述耳机主体的控制主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启动或发光模式的开关控 制按钮。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目为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置于耳机主体的耳机喇叭体的外 侧。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外围设有用于将光线转换成图案的灯罩。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为音频信号输入端,集电极与发光二极 管的负极电连接,发射极接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电源。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为音频信号输入端,发 光二极管的正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三极管,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为音频信号输 入端,三极管的基极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 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电源。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阻,驱动电阻的一端接地,驱动电阻的另一端与发光二 极管的负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电源。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发光耳机包括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中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 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使用时,本技术可通过驱动电路驱动设置在耳机主体中 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不仅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而且在夜晚或者黑暗的地方,可以具备照明 和提醒功能,使得耳机的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发光二极管、喇叭与驱动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四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考图1 3,为本技术的实 施例一,其包括耳机主体,所述耳机主体中设置有发光二极管2、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 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2发光的驱动电路3,发光二极管2与驱动电路3的输出端连 接,控制电路板安装在耳机主体的控制主体12中。本实施例的耳机主体包括耳机插头11、控制主体12、耳机喇叭体13,耳机插头11 通过导线4与控制主体12的一端电连接,耳机插头11用于输入或输出音频信号,耳机喇叭 体13通过导线4与控制主体12的另一端电连接,其中,耳机喇叭体13可以为单个耳机喇 叭体13或两个耳机喇叭体13 (即左右两个),耳机喇叭体13内设有喇叭131,喇叭131用 于将音频信号还原为声音信号后输出至人体的耳朵,喇叭131的正极或负极串联有一个用 于控制输入至喇叭131的音频信号电流大小的串接电阻132,该串接电阻132为固定阻值电 阻或可变电阻。本实施例的耳机主体进一步包括用于为发光二极管2和驱动电路3提供电源的电 池,电池安装在控制主体12中,电池可输出电源VCC。本实施例的耳机主体的控制主体12上设有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2启动或发光模 式的开关控制按钮121 ;所述发光二极管2的数目为至少一个,而且发光二极管2的发光颜 色和亮度可以为多种,发光二极管2的排列方式也可以为多种,发光二极管2置于耳机主体 的耳机喇叭体13的外侧等显眼的位置,当然,所述发光二极管2也可以置于耳机主体的其 它位置,只要其具有较好的装饰和提醒照明效果即可。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2的外围设有用于将光线转换成图案的灯罩5,即发光二 极管2位于灯罩5内,当发光二极管2发光时,其光线从灯罩5中透出,可形成一定的图案, 从而增加耳机的装饰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耳机形式不限,其可以应用在耳塞 型、耳麦型、耳挂型、入耳型或蓝牙型等耳机中。本实施例的驱动电路3包括三极管31,三极管31的基极(b)为音频信号(AUDIO) 输入端,集电极(c)与发光二极管2的负极电连接,发射极(e)接地(GND),发光二极管2的 正极接电源(VCC),更具体地说,发光二极管2的正极通过开关控制按钮121接电源,三极管31可以将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进而控制通过发光二极管2电流的大小,即控制发光二 极管2的发光模式,达到驱动发光二极管2的目的。请参考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驱动电路3的电路原理图,实施例二与实施例 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41,发光二极管2的正极与运算放大 器41的输出端电连接,发光二极管2的负极接地,更具体地说,运算放大器41的同相输入 端为音频信号输入端,且通过电阻R1接地,运算放大器4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接地, 运算放大器41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一电阻R3,运算放大器41可以将输入的 音频信号放大,从而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2发光。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其它结构及工作 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请参考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驱动电路3的电路原理图,实施例三与实施例 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电路3包括运算放大器51、三极管52,三极管52的基极与运 算放大器51的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52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2的负极电连接,三极管52 的发射极接地,发光二极管2的正极接电源,更具体地说,运算放大器51的同相输入端为音 频信号输入端,且通过电阻R4接地,运算放大器5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接地,运算放 大器51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一电阻R6,运算放大器5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限 流电阻53与三极管52基极电连接,三极管5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54与发光二极 管2的负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2的正极通过开关控制按钮121接电源,运算放大器51可 以将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后,再通过三极管52驱动发光二极管2发光。本技术实施例 三的其它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请参考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驱动电路3的电路原理图,实施例四与实施例 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电路3包括驱动电阻61,驱动电阻61的一端接地,驱动电阻 6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2的负极电连接,发光二极管2的正极接电源,更具体地说,发光 二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发光耳机,它包括耳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中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发光耳机,它包括耳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中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包括耳机插头、控制 主体、耳机喇叭体,耳机插头通过导线与控制主体的一端电连接,耳机喇叭体通过导线与控 制主体的另一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进一步包括用于为 发光二极管和驱动电路提供电源的电池,电池安装在控制主体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的控制主体上设有 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启动或发光模式的开关控制按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目为至少一 个,发光二极管置于耳机主体的耳机喇叭体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发光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外围设有用于 将光线转换成图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达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