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894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涉及机械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该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加工槽,加工槽的顶壁设置有加工组件,加工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有线性滑轨,线性滑轨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夹持底座,夹持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集中槽,集中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集中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凹槽,夹持底座的前侧表面转动连接有手轮,可以使得在进行对工件加工后,无需费力清理夹持底座的上表面,只需借助清理组件带动转动杆转动即可将上方的碎屑刮除,并且转动杆为圆柱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碎屑附着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制造,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1、立式加工中心是指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垂直设置的加工中心,主要适用于加工板类、盘类、模具及小型壳体类复杂零件,立式加工中心能完成铣、镗削、钻削、攻螺纹和用切削螺纹等工序。

2、在现有的立式加工中心设备中,由于切削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保护钻头与零件,会随着加工的进行喷洒冷却液,而机械部件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将部件放置在夹持底座上以便于与其进行固定,由于切削时会产生大量的碎屑,在加工完成后夹持底座上会附着许多碎屑,如果这些碎屑不及时清理,在后续的加工中可能会影响零件的放置,使得零件无法水平,进而影响加工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能够解决夹持底座上碎屑不易清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包括本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加工槽(2),加工槽(2)的顶壁设置有加工组件(3),加工槽(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线性滑轨(4),线性滑轨(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夹持底座(5),夹持底座(5)的上表面开设有集中槽(6),集中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7),集中槽(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支撑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杆(8)相适配的凹槽,夹持底座(5)的前侧表面转动连接有手轮(9),手轮(9)上设置有清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前侧表面开设有加工槽(2),加工槽(2)的顶壁设置有加工组件(3),加工槽(2)的底壁固定连接有线性滑轨(4),线性滑轨(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夹持底座(5),夹持底座(5)的上表面开设有集中槽(6),集中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板(7),集中槽(6)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支撑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杆(8)相适配的凹槽,夹持底座(5)的前侧表面转动连接有手轮(9),手轮(9)上设置有清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蜗杆(10),蜗杆(10)固定连接在手轮(9)的后侧表面,蜗杆(10)的后端转动贯穿进夹持底座(5)的内部,转动杆(8)的右端同样转动贯穿进夹持底座(5)的内部,转动杆(8)的外表面套设有蜗轮(11),蜗轮(11)的外表面与蜗杆(10)啮合连接,集中槽(6)的下表面设置倾斜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机械零部件制造的立式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滑轨(4)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磊田立地王焕军白帆张洪杰王守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速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