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酶生产相关,具体提供了一种纳米酶生产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1、纳米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领域最重要的热点之一,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作为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酶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纳米酶是一种具有高效反应催化能力和尺寸为纳米级的生物酶,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和耐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保护和工业领域。
2、纳米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乳化、共沉淀、溶剂热法、交联固定法、溶胶-凝胶法、化学修饰法等。其中微乳化法是制备纳米酶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酶溶液与表面活性剂水相组成的微乳液混合,再通过其它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可得到不同尺寸范围内的纳米酶,目前在生产纳米酶时需要在原料当中加入一些催化剂,而纳米酶混合过程中酸碱度较为重要,在添加一些浓度较大的溶剂进去时,混合效率较低,大大增加了生产的时长,为此,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纳米酶生产混合装置。
2、为达到以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酶生产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罐体(1)两侧且位于上方位置均设置有药剂添加组件,所述罐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处理罐(5),所述处理罐(5)外侧通过连通安装的输送管(38)与罐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罐体(1)和处理罐(5)内侧共同转动安装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一端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转轴(14)外侧且位于处理罐(5)内部设置有除杂机构,所述转轴(14)外侧且位于罐体(1)内部设置有框架(25),所述框架(25)两侧均设置有揣料机构,所述转轴(14)外侧且位于罐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酶生产混合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外侧沿圆周方向等距离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罐体(1)两侧且位于上方位置均设置有药剂添加组件,所述罐体(1)上端固定安装有处理罐(5),所述处理罐(5)外侧通过连通安装的输送管(38)与罐体(1)内部相连通,所述罐体(1)和处理罐(5)内侧共同转动安装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一端下方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转轴(14)外侧且位于处理罐(5)内部设置有除杂机构,所述转轴(14)外侧且位于罐体(1)内部设置有框架(25),所述框架(25)两侧均设置有揣料机构,所述转轴(14)外侧且位于罐体(1)内部下方固定套接有连接套(17),所述连接套(17)两侧均通过固定安装的侧架(12)共同安装有环架(11),所述环架(11)底部设置有搅动机构,所述侧架(12)上表面均设置有扰流机构,所述罐体(1)内部下方连通安装有排料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酶生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添加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1)一侧上方位置处的卡座(13),所述卡座(13)内侧固定安装有添加罐(3),所述添加罐(3)内侧设置有液位计(4),所述添加罐(3)内部通过连通安装的流通管(10)与罐体(1)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酶生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罐体(1)底部的固定筒(7),所述转轴(14)下端贯穿固定筒(7)底部且端部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安装在固定筒(7)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酶生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机构包括固定套装在转轴(14)外侧且位于处理罐(5)内部的转套(34),所述转套(34)一侧安装有磁吸板(15),所述磁吸板(15)外侧设置有刮料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纳米酶生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机构包括滑动在磁吸板(15)外侧上方的刮板(35),所述刮板(35)两侧底部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亚楠,肖清波,徐文龙,张志杨,陈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锐森卓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