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电盒,尤其涉及一种掀盖式电气配电盒。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电气配电盒通常采用掀盖式结构,其由盒体、盒盖、穿线管和接线座组成,接线座安装在盒体内底端,使用时需要将导线先从穿线管穿入盒体内,然后再将到导线的线头与接线座进行连接,由于盒体内的空间狭小,使得接线操作十分不便,容易影响接线的工作效率。
2、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220122546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掀盖式电气配电盒》,包括下盒体和上盒体,下盒体内固定安装有接线座,上盒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板,两个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两个滑板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卡杆,下盒体上对应多个卡杆处均设置有卡槽,两个卡杆均卡接在卡槽内。该技术将盒体设计成上盒体和下盒体结构,上盒体与下盒体间可快速拆分,使得接线座完全裸露,方便进行接线。但是,该技术并未完全做到可拆分,下盒体依然不能进行拆解,依然不方便拆装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掀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掀盖式电气配电盒,包括盒体(10)、盒盖(2)、接线座(8)和接线管,盒体上开设有接线孔(101),接线管安装于接线孔(101)处,盒体(10)包括一个底板(7)和多个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侧板(1)之间设置有立柱(3),立柱(3)由位于上部的连接段(31)和位于下部的插入段(32)组成,连接段(31)包括内挡块(313)、第一外挡条(311)和第二外挡条(312),在内挡块(313)、第一外挡条(311)和第二外挡条(312)之间形成有用于相邻两个侧板(1)插入的插入通道(316),相邻两个侧板(1)分别开设有用于第一外挡条(311)或第二外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掀盖式电气配电盒,包括盒体(10)、盒盖(2)、接线座(8)和接线管,盒体上开设有接线孔(101),接线管安装于接线孔(101)处,盒体(10)包括一个底板(7)和多个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侧板(1)之间设置有立柱(3),立柱(3)由位于上部的连接段(31)和位于下部的插入段(32)组成,连接段(31)包括内挡块(313)、第一外挡条(311)和第二外挡条(312),在内挡块(313)、第一外挡条(311)和第二外挡条(312)之间形成有用于相邻两个侧板(1)插入的插入通道(316),相邻两个侧板(1)分别开设有用于第一外挡条(311)或第二外挡条(312)插入的插槽(11),相邻两个侧板(1)的相邻端形成有契合斜面;内挡块(313)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竖向布置的安装槽(314),安装槽(314)内转动设置有螺杆(4),螺杆(4)上设置有螺母块(5),螺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内挡块(313)端面上的转盘(6),转盘(6)上设置有转杆(61),螺母块(5)上形成有和插入通道(316)连通的竖向孔(315)以及位于竖向孔(315)顶部的弧形孔,螺母块(5)上形成有形状和插入通道(316)相适配的顶升部(51)以及穿过竖向孔(315)连接顶升部(51)和螺母块的连接部(52),顶升部(51)高出螺母块(5)的上端面,顶升部(51)上形成有多个用于穿入侧板(1)下端面内的限位柱(53);连接段(31)的根部开设有切槽(310),底板(7)的四个端角处分别形成有切口(71),在底板(7)上位于切口(71)处滑动设置有用于插入切槽(310)内的插入板(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电气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卡接或者铰接于盒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掀盖式电气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1)的横截面为方形,插入段(32)的横截面为圆形,插入段(32)的末端为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凯勒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