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799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9 16: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包括线束本体、PCB连接端头本体及连接器,还包括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上防护套,上防护套的下方设置有下防护套,上防护套与下防护套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多组插孔,多组插孔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插杆,多组插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多组连接环块,多组连接环块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连接块,多组连接块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通过设置防护组件,能够对线束本体起到防护作用,同时能够对上防护套与下防护套进行安装拆卸,避免了热缩套管是固定套设在汽车线束的外侧,当热缩套管出现损坏时,不能够单独对损坏的热缩套管进行拆卸更换,从而降低了热缩套管实用性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具体是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工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城市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的关系。

2、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8508182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使用pcb板代替传统连接器对接,可以实现不影响水浸,无短路隐患,接触牢靠,绝缘性提高绝缘电阻可达1000mω的线束,避免了汽车线束中进了水分,使其发生受潮现象,导致其发生短路现象,同时通过焊接可以使线材固定更加牢固,避免线材被扯断,在pcb板的绝缘下,可防止人员触碰到线材时可能会发生触电现象,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线体使用热缩套管做防护,可保护线材不受损伤,和提高耐电压水平,可达2500v/1min,避免了在使用时线材发生损伤现象。

3、但是,上述专利中的热缩套管是固定套设在汽车线束的外侧,当热缩套管出现损坏时,不能够单独对损坏的热缩套管进行拆卸更换,从而降低了热缩套管的实用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包括线束本体、设置在线束本体一端的pcb连接端头本体及设置在线束本体另一端的连接器,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用于对线束本体进行防护,所述防护组件设置在线束本体上,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上防护套,所述上防护套设置在线束本体的外侧,所述上防护套的下方设置有下防护套,所述上防护套与下防护套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多组插孔,多组所述插孔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插杆,多组所述插杆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多组连接环块,多组所述连接环块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连接块,多组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凹槽,两组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在上下方多组连接块上,两组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固定杆,两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设置在转轴上。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组支板,两组所述支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支板上均设置有一组螺孔,所述螺孔与固定螺栓相配合使用。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多组所述连接环块之间设置有多组支撑杆,多组所述支撑杆均等距离设置在连接环块的侧壁上。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防护套与下防护套均包括柔性棉层、绝缘层、防腐层、耐磨层、导热层、散热层。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柔性棉层的外侧,所述防腐层设置在绝缘层的外侧,所述耐磨层设置在防腐层的外侧,所述导热层设置在耐磨层的外侧,所述散热层设置在导热层的外侧。

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柔性棉层、绝缘层、防腐层、耐磨层、导热层、散热层的厚度相等。

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腐层为纳米防腐涂层。

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磨层为耐磨橡胶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该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通过设置防护组件,能够对线束本体起到防护作用,同时能够对上防护套与下防护套进行安装拆卸,避免了热缩套管是固定套设在汽车线束的外侧,当热缩套管出现损坏时,不能够单独对损坏的热缩套管进行拆卸更换,从而降低了热缩套管实用性的问题发生。

15、该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通过设置柔性棉层、绝缘层、防腐层、耐磨层、导热层与散热层,能够对线束本体起到防护、防腐与散热的作用,提高了线束本体使用时的稳定性,延长了线束本体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包括线束本体(1)、设置在线束本体(1)一端的PCB连接端头本体(2)及设置在线束本体(1)另一端的连接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用于对线束本体(1)进行防护,所述防护组件设置在线束本体(1)上,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上防护套(4),所述上防护套(4)设置在线束本体(1)的外侧,所述上防护套(4)的下方设置有下防护套(5),所述上防护套(4)与下防护套(5)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多组插孔(6),多组所述插孔(6)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插杆(7),多组所述插杆(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多组连接环块(8),多组所述连接环块(8)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连接块(9),多组所述连接块(9)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凹槽(10),两组所述凹槽(10)分别设置在上下方多组连接块(9)上,两组所述凹槽(10)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固定杆(11),两组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均设置在转轴(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杆(1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组支板(13),两组所述支板(13)上设置有固定螺栓(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板(13)上均设置有一组螺孔,所述螺孔与固定螺栓(14)相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连接环块(8)之间设置有多组支撑杆(15),多组所述支撑杆(15)均等距离设置在连接环块(8)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套(4)与下防护套(5)均包括柔性棉层(16)、绝缘层(17)、防腐层(18)、耐磨层(19)、导热层(20)、散热层(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7)设置在柔性棉层(16)的外侧,所述防腐层(18)设置在绝缘层(17)的外侧,所述耐磨层(19)设置在防腐层(18)的外侧,所述导热层(20)设置在耐磨层(19)的外侧,所述散热层(21)设置在导热层(20)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棉层(16)、绝缘层(17)、防腐层(18)、耐磨层(19)、导热层(20)、散热层(21)的厚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18)为纳米防腐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9)为耐磨橡胶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包括线束本体(1)、设置在线束本体(1)一端的pcb连接端头本体(2)及设置在线束本体(1)另一端的连接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用于对线束本体(1)进行防护,所述防护组件设置在线束本体(1)上,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上防护套(4),所述上防护套(4)设置在线束本体(1)的外侧,所述上防护套(4)的下方设置有下防护套(5),所述上防护套(4)与下防护套(5)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多组插孔(6),多组所述插孔(6)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插杆(7),多组所述插杆(7)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多组连接环块(8),多组所述连接环块(8)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连接块(9),多组所述连接块(9)上设置有两组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凹槽(10),两组所述凹槽(10)分别设置在上下方多组连接块(9)上,两组所述凹槽(10)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固定杆(11),两组所述固定杆(11)的一端均设置在转轴(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固定杆(1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一组支板(13),两组所述支板(13)上设置有固定螺栓(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连接端头的新型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支板(13)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本燕刘天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力可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