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746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属于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包括:制备具有微坑阵列的硅片模具;将力致发光微粒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单体混合搅拌,随后加入交联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覆盖于所述硅片模具的表面,并通过旋涂机进行均匀旋涂;将覆盖有混合物的硅片模具放入烘箱中进行热固化,得到力致发光复合材料;通过镊子将所述力致发光复合材料从所述硅片模具上剥离,得到相连的力致发光微柱和力致发光薄膜,即制备得到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柔性压力传感器存在空间压力分布分辨率低、难以可视化、响应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传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子皮肤由于能够像人的皮肤一样感知外部物理世界,能够将外部物理世界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者光信号等,是实现物理世界联通数字世界的桥梁,在健康监测、增强现实(ar)和人机接口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常,电子皮肤由大量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构成,在复杂的三维表面完成对于压力分布的检测,以获得相应信号用于后续智能感知系统的分析。但目前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一些运用上逐渐表现出其局限性,包括目前的压力分布检测空间分辨率低,容易串扰、响应滞后等,造成设备反馈性低、信号采集不完整、不准确等实际应用问题。这是由于压力分布检测通常由多个纵横排列的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实现,每一个传感单元的输出体现相应位置的压力情况,单个传感单元的难以缩小,使得压力分布检测的空间分辨率偏低。

2、另外,目前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直接输出电学信号,难以对于压力的实际分布进行直观展示;同时,目前柔性压力传感器存在空间压力分布分辨率低、难以可视化、响应时间长的问题。

/>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具有微坑阵列的硅片模具,包括:制备圆孔阵列结构的掩模版,所述掩模版的圆孔直径为30~200μm,圆孔中心间距为60~400μm;随后在硅片上旋涂光刻胶,并将均匀涂覆有光刻胶的硅片与所述掩模板相结合进行光刻;随后通过深硅刻蚀完成所述硅片模具的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上微坑的深度为30~1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具有微坑阵列的硅片模具,包括:制备圆孔阵列结构的掩模版,所述掩模版的圆孔直径为30~200μm,圆孔中心间距为60~400μm;随后在硅片上旋涂光刻胶,并将均匀涂覆有光刻胶的硅片与所述掩模板相结合进行光刻;随后通过深硅刻蚀完成所述硅片模具的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上微坑的深度为3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的可视化可拉伸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力致发光微粒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单体混合搅拌,随后加入交联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包括:所述力致发光微粒由zns:cu/zns:mn微粒组成,所述力致发光微粒与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单体的质量比为0.5: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力致发光微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辉唐雅晶陈增辉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