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换挡操纵多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7434 阅读:3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换挡操纵多连杆机构,包括安装座和连杆,在所述安装座上部设有上转换臂,该上转换臂上端经关节轴承与所述连杆端部连接,下端与换挡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换挡连杆另一端铰接有换挡摇臂;在所述安装座下部设有下转换臂,该下转换臂一端与竖直连杆下端铰接,该竖直连杆上端与所述连杆上的伸出臂铰接,所述下转换臂另一端与选挡连杆的一端铰接,该选档连杆另一端铰接有选挡摇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行程损失提高有效选换挡行程,紧凑结构布置,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可靠性好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选换挡装置,具体为一种车辆变速器用选换档操纵多连杆机 构。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多采用单杆硬杆操纵方式,其主要有制造工艺简单、装配方便、使用可靠 性非常高等优点,一直受到用户的好评。但该装置的主要缺点是,在选换档过程中操纵力较 大以及连杆摆动幅度大而实际有效选档行程小,驾驶劳动强度大及在整车布置时需要留出 该机构运转的足够空间而导致后部空间利用率不高。目前,在汽车行业中,也有采用双杆硬杆机构布置的形式,该机构虽有较好的可靠 性,但缺点是装配、调整困难,维修不方便;在整车布置时由于需要足够的布置空间,对驾驶 室上地板的开孔难度也挺大,给车辆设计带来不少的难度。随着行业的发展,重型车辆开始采用软轴操纵机构。软轴操纵由于杆件为软轴形 式,使其在空间紧凑的车辆设计中显露出卓著的优势,因此一度得到大家的推崇。但由于软 轴的橡胶外壳不耐磨性、不耐高温且易老化等问题,导致机构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胶 皮老化破裂、内芯生锈磨损而导致影响选、换档性能的现象,且软轴轴芯与外壳之间存在摩 擦力的影响,机械效率方面也相对硬杆操纵较差,因此在中国重车市场上用户接受程度不 是很高,只是在受布置影响较大的客车上普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易于实现的变速器选换 挡操纵多连杆机构。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设计一种选换挡操纵多连杆机构,其要点是包括 安装座和连杆,在所述安装座上部设有上转换臂,该上转换臂上端经关节轴承与所述连杆 端部连接,下端与换挡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换挡连杆另一端铰接有换挡摇臂;在所述安装 座下部设有下转换臂,该下转换臂一端与竖直连杆下端铰接,该竖直连杆上端与所述连杆 上的伸出臂铰接,所述下转换臂另一端与选档连杆的一端铰接,该选档连杆另一端铰接有 选档摇臂。本技术是根据原来车辆采用的单杆机构原理、双杆机构布置思路,融合软轴 操纵系统中具优势的零部件,进行了技术整合,创造性地设计的选换挡操纵多连杆机构。将 本技术安装在汽车上,将其安装座安装在车架上,在其连杆前端固定对接活动拉杆,在 该活动拉杆端部设置脱钩油缸,再将汽车驾驶室的操纵杆与脱钩油缸连接,本技术的 选挡摇臂和换挡摇臂均通过花键与汽车变速器上的选挡轴连接。其选换档是这样来实现 的1、选档的实现操纵杆左右摆动带动连杆绕自身轴线旋转,连杆旋转带动竖直连 杆径向运动,该竖直连杆径向运动带动下转换臂绕支点旋转,该下转换臂旋转带动其后面的选档连杆运动,该选档连杆进而带动选档摇臂旋转,从而带动变速器选档轴作伸缩运动, 实现选档。2、换档的实现操纵杆前后移动带动连杆径向运动,该连杆径向运动带动上转换 臂绕支点旋转,该上转换臂旋转带动后面的换挡连杆径向运动,换挡连杆进而带动换挡摇 臂旋转,从而带动变速器选档轴作旋转运动,实现换档。为了使上转换臂的旋转更加可靠、协调,所述上转换臂中部设有安装孔,该上转换 臂经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部。所述下转换臂呈“_|”形,在该下转换臂转拐处设有安装孔,该下转换臂经螺栓安 装在所述安装座下部,如此设计下转换臂的旋转更加可靠、协调。为了使连杆与伸出臂、竖直连杆的连接更加可靠,所述伸出臂焊接在所述连杆上, 在该伸出臂伸出端和竖直连杆上端均设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中穿设螺栓将所述伸出臂 和竖直连杆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从变速器齿轮啮合及变速器内部选换档力进行反向测算, 确定出本技术中各连杆、换档臂的合适支点及适宜臂长,以降低选换档过程中的驾驶 员操作力,同时降低行程损失提高有效选换档行程,紧凑结构布置,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 单、实施容易、可靠性好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上述附图中各编号的意义是1.安装座,2.连杆,3.上转换臂,4.关节轴承,5.换 挡连杆,6.换挡摇臂,7.下转换臂,8.竖直连杆,9.选档连杆,10.选档摇臂,11.伸出臂, 12.变速器,13.车架,14.活动拉杆,15.脱钩油缸,16.驾驶室地板,17.操纵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见图1和图2 所示的一种选换挡操纵多连杆机构,由安装座1、连杆2、上转 换臂3、关节轴承4、换挡连杆5、换挡摇臂6、下转换臂7、竖直连杆8、选档连杆9、选档摇臂 10和伸出臂11组成,在所述安装座1上部设有上转换臂3,该上转换臂3上端经关节轴承 4与所述连杆2端部连接,下端与换挡连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换挡连杆5另一端铰接有换 挡摇臂6 ;在所述安装座1下部设有下转换臂7,该下转换臂7 —端与竖直连杆8下端铰接, 该竖直连杆8上端与所述连杆2上的伸出臂11铰接,所述下转换臂7另一端与选档连杆9 的一端铰接,该选档连杆9另一端铰接有选档摇臂10。结合图1和图2 所述上转换臂3中部设有安装孔,该上转换臂3经螺栓安装在所 述安装座1上部;所述下转换臂7呈“」”形,在该下转换臂7转拐处设有安装孔,该下转换 臂7经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下部;所述伸出臂11焊接在所述连杆2上,在该伸出臂11 伸出端和竖直连杆8上端均设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中穿设螺栓将所述伸出臂11和竖直 连杆8连接。在图1和图2中将本技术安装在汽车车架13上,即将其安装座1安装在车架13上,在其连杆2前端固定对接活动拉杆14,在该活动拉杆14端部设置脱钩油缸15,再 将固定在汽车驾驶室地板16的操纵杆17与脱钩油缸15连接,本技术的选挡摇臂10 和换挡摇臂6均通过花键与汽车变速器12上的选挡轴连接。其选换档是这样来实现的1、选档的实现操纵杆17左右摆动带动连杆2绕自身轴线旋转,连杆2旋转带动 竖直连杆8径向运动,该竖直连杆8径向运动带动下转换臂7绕支点旋转,该下转换臂7旋 转带动其后面的选档连杆9运动,该选档连杆9进而带动选档摇臂10旋转,从而带动变速 器12选档轴作伸缩运动,实现选档。2、换档的实现操纵杆17前后移动带动连杆2径向运动,该连杆2径向运动带动 上转换臂3绕支点旋转,该上转换臂3旋转带动后面的换挡连杆5径向运动,该换挡连杆5 进而带动换挡摇臂6旋转,从而带动变速器12选档轴作旋转运动,实现换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选换挡操纵多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和连杆(2),在所述安装座(1)上部设有上转换臂(3),该上转换臂(3)上端经关节轴承(4)与所述连杆(2)端部连接,下端与换挡连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换挡连杆(5)另一端铰接有换挡摇臂(6);在所述安装座(1)下部设有下转换臂(7),该下转换臂(7)一端与竖直连杆(8)下端铰接,该竖直连杆(8)上端与所述连杆(2)上的伸出臂(11)铰接,所述下转换臂(7)另一端与选档连杆(9)的一端铰接,该选档连杆(9)另一端铰接有选档摇臂(10)。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选换挡操纵多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和连杆(2),在所述安装座(1)上部设有上转换臂(3),该上转换臂(3)上端经关节轴承(4)与所述连杆(2)端部连接,下端与换挡连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换挡连杆(5)另一端铰接有换挡摇臂(6);在所述安装座(1)下部设有下转换臂(7),该下转换臂(7)一端与竖直连杆(8)下端铰接,该竖直连杆(8)上端与所述连杆(2)上的伸出臂(11)铰接,所述下转换臂(7)另一端与选档连杆(9)的一端铰接,该选档连杆(9)另一端铰接有选档摇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洁张嬿王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北奔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