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4734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及应用,属于微胶囊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将改性聚乳酸溶液与乙基纤维素溶液混合放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随后使用醋酸调节溶液pH值,得到聚合物前体溶液;将自修复环氧树脂放入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均质得到混合溶液,随后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再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均质,得到微胶囊芯层材料;将壳聚糖溶于醋酸中,搅拌得到壳聚糖溶液,随后将其与聚合物前体溶液混合,得到微胶囊壳层材料;基于微流控技术,将微胶囊芯层材料与微胶囊壳层材料分别泵入微流控芯片中,通过液滴、收集、离心得到微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微胶囊降解性能差、强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制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工混凝土在沿海和海洋环境下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海工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中常遭受盐雾的侵蚀、海水冲刷、生物附着及腐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为了克服这一困难,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提高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新方法。其中,微胶囊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封装技术,为海工混凝土的防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2、微胶囊是一种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覆在微小颗粒内的技术,这些微小颗粒称为微胶囊。微胶囊的直径通常在微米至毫米范围内,具有保护内部物质、控制释放速度、提高稳定性等优点。然而,目前海工混凝土所使用的微胶囊降解速度慢且降解后的材料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微胶囊的强度低,应用于海工混凝土中造成其稳定性差等问题。

3、因此,亟需一种降解性能及强度高的微胶囊应用于海工混凝土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所述改性聚乳酸溶液的浓度为10~30% w/v;所述乙基纤维素溶液的浓度为2~10% w/v;所述S1中改性聚乳酸溶液和乙基纤维素溶液的体积比为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自修复环氧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比例为1:0.1~1.1;所述碳纳米管的用量为自修复环氧树脂总重量的0.5~5%。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所述改性聚乳酸溶液的浓度为10~30% w/v;所述乙基纤维素溶液的浓度为2~10% w/v;所述s1中改性聚乳酸溶液和乙基纤维素溶液的体积比为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自修复环氧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比例为1:0.1~1.1;所述碳纳米管的用量为自修复环氧树脂总重量的0.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制备海工混凝土用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中,所述醋酸的浓度为1~3% v/v,所述壳聚糖与所述醋酸的比例为1: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奎朱浩南杨辉胡钟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