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730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及使用方法,包括门库、边墩、以及挡潮闸,门库、边墩设置在通航河口的两侧,挡潮闸用于控制门库和边墩之间通航河口的开闭;挡潮闸包括若干个浮箱闸门主体,当通航河口关闭时,若干个浮箱闸门主体相互连接在门库和边墩之间,对通航河口进行封闭挡水;当通航河口打开时,若干个浮箱闸门主体均停靠在门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若干个浮箱闸门主体相互连接形成挡潮闸,当通航河口需要关闭挡水时,若干个浮箱闸门主体连接在门库和边墩之间;当通航河口需要打开时,若干个浮箱闸门主体停靠在门库中,大大减少了门库的占地范围,解决了门库用地受限,难以布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中水工闸门,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有大量的入海河流,且河流两岸基本上为重要的城市。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陆地沉降和风暴潮加剧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影响,滨海城市大型通航河道河口水位出现了趋势性抬高,加上地面沉降等影响,现有防汛墙墙顶大多低于设防标准要求。通过河口建设大型挡潮闸,将数百公里防汛岸线转为一闸,易于管理控制、社会影响小、操作性强、投资相对节约。大型通航河口挡潮闸的功能定位为挡风暴潮兼顾通航功能,挡潮闸平时敞开,遇风暴潮关闸挡潮。

2、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7781935u,技术名称为一种浮箱式平开门挡潮闸,包括挡潮闸门、旋转数轴以及闸门启闭设备,所述挡潮闸门包括:呈上下对称间隔布置的上浮箱门体和下浮箱门体;设置在所述上浮箱门体与下浮箱门体之间的用于将所述上浮箱门体和下浮箱门体进行连接的中间连接桁架;若干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桁架内的用于减小闸门旋转过程中的动水阻力的中间过流闸门;以及若干沿长度方向间隔竖直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库(1)、边墩(2)、以及挡潮闸,所述门库(1)、边墩(2)设置在通航河口(5)的两侧,所述挡潮闸用于控制门库(1)和边墩(2)之间通航河口(5)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闸门主体(3)上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浮箱闸门主体(3)在水面上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闸门主体(3)中设置有充排水机构,所述充排水机构注水时,浮箱闸门主体(3)下沉;所述充排水机构排水时,浮箱闸门主体(3)上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库(1)、边墩(2)、以及挡潮闸,所述门库(1)、边墩(2)设置在通航河口(5)的两侧,所述挡潮闸用于控制门库(1)和边墩(2)之间通航河口(5)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闸门主体(3)上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用于驱动浮箱闸门主体(3)在水面上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箱闸门主体(3)中设置有充排水机构,所述充排水机构注水时,浮箱闸门主体(3)下沉;所述充排水机构排水时,浮箱闸门主体(3)上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浮箱闸门主体(3)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主动挂钩(401)、以及被动挂钩(402),所述主动挂钩(401)固定在浮箱闸门主体(3)的一端端面上,所述被动挂钩(402)固定在浮箱闸门主体(3)的另一端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式通航河口挡潮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库(1)中设置有停靠区(101),所述停靠区(101)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停靠区挂钩(102);当通航河口(5)打开时,若干个所述浮箱闸门主体(3)通过主动挂钩(401)、停靠区挂钩(102)停靠在门库(1)的停靠区(10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杰张鹏李天尧蔡丽婧华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