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发冷却,尤其涉及一种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通过依次将三相交流电压连接到直流端得到期望的直流电压和实现对功率的控制,换流阀由晶闸管、阻尼电容、均压电容、阻尼电阻、均压电阻、饱和电抗器、晶闸管控制单元等零部件组成。其中,晶闸管是换流阀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换流阀的通流能力(目前国内已研制出6英寸晶闸管,额定通流能力4000安培),通过将多个晶闸管元件串联可得到希望的系统电压。
2、但是晶闸管在实际使用时会产生热量,所以需要冷却系统为晶闸管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发生事故,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冷却水循环系统为晶闸管进行降温,冷却水循环系统往往包括多个散热器,多个散热器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进行冷却水流通,并联式散热器需要一根总给水管以及总回水管,总给水管上设置多个分支分别与多个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总回水管上设置多个分支分别与多个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并联式结构分支管路设置较多,分支管路的两端均为接头端,泄露风险大,但是进入每个散热器内的初始水温是相同,可以保证散热效果;串联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组以及冷却水循环供给系统,所述散热器组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多个散热筒体,多个所述散热筒体依次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散热筒体间形成安装晶闸管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向两侧,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对应所述散热筒体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相匹配,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密封插设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均中空设置,所述环形槽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压板内腔与所述散热筒体内腔的通口,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循环供给系统的给水管路和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组以及冷却水循环供给系统,所述散热器组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多个散热筒体,多个所述散热筒体依次间隔设置,相邻所述散热筒体间形成安装晶闸管的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位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向两侧,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对应所述散热筒体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相匹配,所述散热筒体的开口端密封插设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均中空设置,所述环形槽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压板内腔与所述散热筒体内腔的通口,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分别与所述冷却水循环供给系统的给水管路和回水管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体内设置有多个与阻尼电阻相匹配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两端均贯穿所述散热筒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阀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体内设置有多个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一端与所述散热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沿散热筒体的开口方向上,多个所述阻挡板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径向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婕,周雄,曾欣宁,黄志都,周泽民,贝海译,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