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品加工,具体为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的抛光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多维运动结构对玻璃制品进行精细化抛光处理的装置,适用于高精度光学玻璃制品、艺术玻璃品以及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的精细玻璃器件。
技术介绍
1、在对玻璃产品上的凹槽进行抛光时,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方式操作,工人一手握住玻璃产品,另一只手拿着磨皮棒进行抛光打磨,无法保证抛光的均匀性,导致抛光表面可能出现不规则的划痕或磨损。传统的手动抛光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在处理复杂的玻璃制品时,极易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此外,人工抛光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由于疲劳导致的误操作或工伤隐患,进一步降低了加工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2、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一些自动化抛光设备被用于玻璃制品加工,但大多数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不能很好地解决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磨液飞溅问题。磨液的飞溅不仅会影响抛光效果,还可能对设备造成腐蚀损害,增加设备的维护成本。因此,行业内迫切需要一种更加简便高效的自动化抛光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驱动电机(1)、齿轮(12)、齿圈(17)、转盘(18)、第一滑动模组(7)、第二滑动模组(8)、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6)、第一锁紧气缸(20)、第二锁紧气缸(19)、磨液喷嘴(11)和固定治具(2);驱动电机(1)、磨液喷嘴(11)固定在底座(10)上;齿轮(12)安装在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转盘(18)可转动的安装在底座(10)上;齿圈(17)固定在转盘(18)的外部并与齿轮(12)啮合传动;第一滑动模组(7)固定在转盘(18)的上部;下支撑板(6)的下端面安装在第一滑动模组(7)上;下支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驱动电机(1)、齿轮(12)、齿圈(17)、转盘(18)、第一滑动模组(7)、第二滑动模组(8)、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6)、第一锁紧气缸(20)、第二锁紧气缸(19)、磨液喷嘴(11)和固定治具(2);驱动电机(1)、磨液喷嘴(11)固定在底座(10)上;齿轮(12)安装在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转盘(18)可转动的安装在底座(10)上;齿圈(17)固定在转盘(18)的外部并与齿轮(12)啮合传动;第一滑动模组(7)固定在转盘(18)的上部;下支撑板(6)的下端面安装在第一滑动模组(7)上;下支撑板(6)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滑动模组(8)固定在下支撑板(6)的上端面上;第一滑动模组(7)和第二滑动模组(8)在空间内相垂直设置;上支撑板(4)的下端面安装在第二滑动模组(8)上;上支撑板(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固定治具(2)的下端固定在转盘(18)上,上端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并延伸至上支撑板(4)的上部;第一锁紧气缸(20)固定在上支撑板(4)上,下支撑板(6)上设置有第一锁孔,第一锁紧气缸(20)的活塞杆插接在第一锁孔中;第二锁紧气缸(19)固定在下支撑板(6)上,转盘(18)上设置有第二锁孔,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插接在第二锁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罩(13)和第一挡环(3);防水罩(13)套接在固定治具(2)的外部并与所述上支撑板(4)固定连接设置;第一挡环(3)套接在所述齿圈(17)的外部并与所述底座(10)固定连接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气缸(20)、第二锁紧气缸(19)各配置有两个;第一锁紧气缸(20)和第二锁紧气缸(19)交替间隔设置。
4.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驱动电机(1)、齿轮(12)、齿圈(17)、转盘(18)、第一滑动模组(7)、第二滑动模组(8)、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6)、x轴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讯濠光电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