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61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其包括车架,动力系统,动力系统至少部分由车架支撑;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包括设置在摩托车前端的前行走轮和设置在摩托车后端的后行走轮;车身覆盖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定义一个垂直于摩托车宽度方向并经过摩托车宽度中心的平面为纵向平面,主车架设置为基本关于纵向平面对称,主车架靠近车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设置为基本关于纵向平面对称;摩托车还包括龙头锁,龙头锁基本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通过对下联板进行锁止操作,实现转向组件的锁止,能够有效的保证龙头锁的强度,进一步加强摩托车的防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1、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和旅行车等。特别是巡航摩托车,巡航摩托车相较于仿赛摩托车和越野摩托车,其配备有位置靠前的脚踏组件,使驾驶员在骑行时保持挺拔身姿,骑行姿势较为舒适。

2、基于防盗考虑,摩托车在静止状态下均需要开启龙头锁,现有技术中的龙头锁基本设置在车头管内部,实现车辆静止状态下对于转向组件转动的限制,这种方式使龙头锁较为隐蔽美观。但是,相应地,在龙头锁内部开孔并且安装龙头锁会极大的降低车头管的整体强度,特别是遭遇暴力扭转时,可能还会发生车头管裂开等风险,因此,如何将龙头锁设置得隐蔽同时还能保证强度,是两轮车防盗的重要考量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锁性能优越的摩托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布置的主车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龙头锁与所述第三安装板设置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包括前悬挂组件,所述前悬挂组件包括跟随车辆转向组件共同转动的下联板;所述下联板包括锁止部,从所述摩托车的高度方向观察,所述锁止部与所述第三安装板基本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转向组件,将所述转向组件单侧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定义为转向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布置的主车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安装板,第三安装板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龙头锁与所述第三安装板设置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包括前悬挂组件,所述前悬挂组件包括跟随车辆转向组件共同转动的下联板;所述下联板包括锁止部,从所述摩托车的高度方向观察,所述锁止部与所述第三安装板基本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转向组件,将所述转向组件单侧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定义为转向角度,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宽度方向并经过所述摩托车宽度中心的平面为纵向平面;所述下联板设置为基本沿着预设平面延伸,沿着垂直于所述预设平面的方向,所述锁止孔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中心与位于所述预设平面上的所述车头管的轴线之间的连线定义为所述锁止孔的位置线,所述位置线与所述纵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与所述转向角度设置为基本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锁包括操作部和执行部,所述操作部设置为至少部分穿设所述第二安装板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林付文财鲍根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