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的导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643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3:0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的导流结构,在倒虹吸管段施工作业面所在河道的上下游侧分别拦截设置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所述河道的流向方向上同向设置泄水结构,所述泄水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穿过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对水流导通的上游直管段和下游直管段,所述上游直管段与下游直管段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两者之间通过旋转法兰连接中部弯管段。本技术通过泄水结构在连接各直管段与中部弯管段之间的旋转法兰连接作用下,中部弯管段可围绕上游直管段和下游直管段的轴线旋转,并以此将中部弯管段转至施工作业面的左右两侧区域,从而能够保证在各侧区域的倒虹吸管段的施工时皆具备足够的施工空间,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的导流结构


技术介绍

1、倒虹吸是一种立交水工建筑物,利用水位差和位能差实现水从路面或河沟下穿过的功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引水管道穿越河道的情况,一般采用分期导流,左右岸依次使用围堰围挡施工;围堰一次拦断河床,侧边开挖明渠导流;在河道流量较小时,不具备分期导流和开挖明渠条件时,亦可采用围堰一次拦断河床,底部埋设管道导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流管道铺设限制,引水管道管节吊运施工进度与质量把控会受到影响,严重时需要停工移动导流管的位置,因此无法保证倒虹吸管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倒虹吸管的连续施工的导流结构。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的导流结构,在倒虹吸管段施工作业面所在河道的上下游侧分别拦截设置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所述河道的流向方向上同向设置泄水结构,所述泄水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穿过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对水流导通的上游直管段和下游直管段,所述上游直管段与下游直管段的轴线在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倒虹吸管段(4)施工作业面所在河道的上下游侧分别拦截设置上游围堰(1)和下游围堰(2),所述河道的流向方向上同向设置泄水结构(3),所述泄水结构(3)的两端分别设置穿过上游围堰(1)和下游围堰(2)对水流导通的上游直管段(301)和下游直管段(303),所述上游直管段(301)与下游直管段(30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两者之间通过旋转法兰(304)连接中部弯管段(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弯管段(302)两侧区域的端部段呈直管状连接与旋转部(3042)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倒虹吸管段(4)施工作业面所在河道的上下游侧分别拦截设置上游围堰(1)和下游围堰(2),所述河道的流向方向上同向设置泄水结构(3),所述泄水结构(3)的两端分别设置穿过上游围堰(1)和下游围堰(2)对水流导通的上游直管段(301)和下游直管段(303),所述上游直管段(301)与下游直管段(303)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两者之间通过旋转法兰(304)连接中部弯管段(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弯管段(302)两侧区域的端部段呈直管状连接与旋转部(3042)连接,所述中部弯管段(302)中部区域的中部段两端皆设置折弯段,以使中部弯管段(302)中部段的轴线与上游直管段(301)和下游直管段(303)的轴线之间具有转向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弯管段(302)中部段的长度大于施工作业面沿水流流向方向在河道内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倒虹吸管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峰吴海龙余翔严祥瑞胡小禹徐伟蒲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