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矿用电机车,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无人驾驶电机车。
技术介绍
1、电机车是轨道运输车辆的一种牵引装置,并通过布设的轨道可实现对人或物的长距离运输作业,而在煤矿的开采作业中受开采深度及面积的影响,对于煤炭、矸石、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运送,电机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输设备;
2、但在煤矿运输作业中,因需要将煤炭、矸石等材料运输至地面,进而使得矿用电机车的运输轨道整体呈向上延伸的趋势,并在其向上牵引运输煤炭、矸石等材料时,极易因电机车的向上倾斜而导致其钢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变小、牵引力降低,在牵引运输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而为了避免溜车事故的发生,只能选择降低该电机车的牵引载量,或是延长所布设的轨道以降低坡度,但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加了其对于煤炭、矸石等材料的运输成本,稳定性及可靠性较差。
4、故亟需一种煤矿井下用电机车,以解决上述现有的电机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用无人驾驶电机车,具备可基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用无人驾驶电机车,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驱动部件(2),并在驱动部件(2)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驱动钢轮(3),所述机架(1)的左侧设有从动钢轮组(4),并通过驱动钢轮(3)和从动钢轮组(4)将机架(1)支撑在布设于煤矿井道中的呈“工”字形结构的轨道(6)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无人驾驶电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9)与第一连杆(8)之间的销接点位于以从动钢轮组(4)的连接轴为起点方向并占第一连杆(8)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用无人驾驶电机车,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右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组驱动部件(2),并在驱动部件(2)的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驱动钢轮(3),所述机架(1)的左侧设有从动钢轮组(4),并通过驱动钢轮(3)和从动钢轮组(4)将机架(1)支撑在布设于煤矿井道中的呈“工”字形结构的轨道(6)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无人驾驶电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9)与第一连杆(8)之间的销接点位于以从动钢轮组(4)的连接轴为起点方向并占第一连杆(8)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用无人驾驶电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柱(10)采用硬质金属材质制作,且顶柱(10)的外表面与轨道(6)内侧的顶部之间在初始时处于无压力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善,郭永存,杨豚,王爽,胡坤,胡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