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物及其作为祛屑止痒剂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347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含碘代丙炔基化合物(Ⅰ)和苄脒化合物(Ⅱ)的组合物及其作为祛屑止痒剂的应用。所述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祛屑止痒性能,其中碘代丙炔基化合物(Ⅰ)和苄脒化合物(Ⅱ)的最佳重量比在5%∶95%~95%∶5%之间。该组合物可以形成室温下为液态的稳定的均匀分散体,可方便与配方配伍,简化生产工艺。所述组合物作为祛屑止痒剂可应用于发用产品中,最佳用量是0.001~5%。该组合物对引起头皮屑的糠秕孢子菌有很好的抑制杀灭作用,具有协同增效的祛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是特别涉及一种包含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作为祛屑止痒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根据统计,80%以上的成年人都不同程度受到头屑的困扰。高于正常水平的糠秕孢子菌是导致头屑的主要诱因之一。当前市场上祛屑活性成分层出不穷,主要包括酮康唑、甘宝素、吡啶酮乙醇胺盐(OCTO)和吡啶硫酮锌(ZPT)等。这些活性成分的祛屑机理主要都是源于所具有的抗孢子菌活性性能。其中酮康唑作用效果最好,但价格昂贵,应用受到限制。吡啶硫酮锌虽然具有一定祛屑效果,但溶解性差,配方门槛高。而甘宝素价格虽低,使用稳定,但祛屑止痒效果一般。吡啶酮乙醇胺盐是比较温和的一类祛屑止痒剂,但配方容易变色且价格较贵。因此,市场要求有价格低、效果好又应用方便的祛屑活性物质来满足需求。碘代丙炔基化合物作为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成功使用已有近20年的历史,它的抗菌活性来自于其分子中的碘和炔键,但其晶体通常在水中溶解度很低,难以方便地分散于水溶液体系。中国专利(公开号CN1775029)公开了含有碘代丙炔基化合物的防腐剂组合物。该类产品在现有文献中更广泛提及的应用是作为防腐剂的使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一般不作为个人护理品功效成分应用。在现已公开的技术文献中,并未提及碘代丙炔基化合物作为祛屑止痒剂的应用,更未提及其祛屑止痒性能。苄脒化合物是一类广谱的水溶性杀菌剂,近年来作为新一代祛屑止痒剂开始应用于祛屑产品,但其价格昂贵,从成本考虑,大大限制了其在祛屑止痒产品中的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优良的祛屑止痒性能,能克服在相同条件下单独使用组合物中的任一组分祛屑效果不明显的缺点,产生协同增效的祛屑止痒效果;以分散体形式存在的该组合物,还能解决油溶性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水溶性苄脒化合物用于同一体系时的困难,提高配方兼容性和使用便利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组合物作为祛屑止痒剂的应用,该组合物能够提供协同增效的优良祛屑止痒效果,可作为祛屑止痒剂应用于洗发水、护发素以及改善头发品质的产品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物,包含具有结构式(I)的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具有结构式(II)的苄脒化合物:其中,R1、R2为H、C1-C20脂肪烷基或芳香基,m、n=1~3;其中,R为烷基、卤素、硝基、氨基或烷氧基;n=2~10。所述的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均可以从市场购得或按公知的方法制备。其中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碘代丙炔基乙基氨基丁酸酯、碘代丙炔基甲基氨基丙酸酯、碘代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碘代丙炔基丙基氨基甲酸酯等。苄脒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羟乙基磺酸双溴丙脒、羟乙基磺酸丙氧苄脒、羟乙基磺酸丁氧苄脒、羟乙磺酸己氧苄脒、羟乙磺酸辛氧苄脒等。所述的组合物中,由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所组成的组合物为活性物,该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组合物(即活性物,用HI表示,下同)中,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其复配比例,以重量百分比计,为0.01%:99.99%~99.99%:0.01%之间;更适合的比例是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复配比例为1%:99%~99%:1%之间;最佳复配比例为,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比例为5%:95%~95%:5%之间。所述的组合物,为便利与配方配伍并使用,简化生产工艺,可以制成在室温下为液态的稳定的分散体,即上述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组合物(HI),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溶于水和/或溶剂中形成均匀分散体。所述组合物的分散体,其组成为: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HI)0.1~30%wt表面活性剂                           1~70%wt-->水和/或溶剂1~95%wt。上述组合物的分散体可根据其活性物浓度及使用要求调整其组成,复配成均匀的液态分散体,活性物浓度优选3~20%wt,表面活性剂优选1~50%wt,水和/或溶剂优选30~95%wt。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选自各种常用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醚等;所述的溶剂可以为丙二醇、丁二醇、聚乙二醇等。优选溶于水和溶剂中形成所述组合物的分散体。所述的组合物的分散体通过以下具体操作制得:将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组合物(HI)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与水、溶剂等物质混和,通过加热搅拌,得到该组合物分散体。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祛屑止痒性能或效果,活性物(HI)或其分散体可应用在发用产品,如洗发水、护发素等产品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组合物作为祛屑止痒剂的应用。祛屑止痒剂的作用,表现在其对引起头皮屑异常的糠秕孢子菌的抑制作用。头发在使用含有祛屑止痒剂的洗发水清洗后,残留在头发及头皮上的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组合物HI通过破坏糠秕孢子菌等引起头皮屑的病菌的细胞蛋白质,从而起到抑制、杀灭细菌的作用,进而发挥其祛屑止痒功效。对于祛屑止痒剂的祛屑止痒功效,测试方法有许多,常采用体外微生物最小抑菌浓度测试和感官评价法,对使用祛屑止痒剂清洗头发后的祛屑止痒效果进行评价。糠秕孢子菌最小抑菌浓度测试微生物培养法,采用如表1所示菌种作为测试菌种,以不含任何受试样品的基础培养基上对照菌已生长为参照,样品培养基上测试菌种未生长的最低样品浓度即为最小抑菌浓度MIC。测试结果见表1。表1  样品最低抑菌浓度MIC(100%活性物HI) 微生物菌种菌珠参考号MIC(ppm)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120-160大肠埃希氏菌ATCC 8729100-180变形杆菌ATCC 13315200-300枯草杆菌ATCC 1584350-600绿脓杆菌ATCC 9026240-460--> 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16-40黑曲霉菌ATCC 1640420-40青霉菌ATCC 964430-48糠秕孢子菌CBS 18792-16一般认为,最小抑菌浓度MIC在2000ppm以下,样品具有抑制该菌种的效果。一定实验条件下,样品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越小,说明该样品抑制该菌种的能力越强。表1数据表明,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组合物(HI)对于引起头屑的糠秕孢子菌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效果。祛屑止痒性能测试采用人群试用法。试用人群使用含祛屑止痒成分的洗发水,采用不含任何祛屑止痒成分空白洗发水作对照进行半头试验。通过观察头皮屑变化情况,计算头屑减少的百分比以判定样品功效。测试结果见表2。表2  头屑减少的百分比%HI即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组成的活性物,包括但不限于,碘代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和羟乙磺酸双溴丙脒组合物,碘代丙炔基乙基氨基丁酸酯和羟乙磺酸己氧苄脒组合物,碘代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和羟乙磺酸辛氧苄脒组合物,碘代丙炔基乙基氨基丁酸酯和羟乙磺酸双溴丙脒组合物等,详见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含有HI的洗发水,一周后头屑就呈明显下降趋势,正常使用28天时,头屑下降最多可达到8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合物可作为祛屑止痒剂应用于洗发水、护发素以及改善头发品质的产品中,相对于单独使用碘代丙炔基化合物或苄脒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成分,可以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在相同的使用条件及用量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物,包含具有结构式(Ⅰ)的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具有结构式(Ⅱ)的苄脒化合物: *** (Ⅰ) 其中,R↓[1]、R↓[2]为H、C↓[1]-C↓[20]脂肪烷基或芳香基,m、n=1~3; *** (Ⅱ) 其 中,R为烷基、卤素、硝基、氨基或烷氧基;n=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物,包含具有结构式(I)的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具有结构式(II)的苄脒化合物:其中,R1、R2为H、C1-C20脂肪烷基或芳香基,m、n=1~3;其中,R为烷基、卤素、硝基、氨基或烷氧基;n=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碘代丙炔基化合物选自碘代丙炔基乙基氨基丁酸酯、碘代丙炔基甲基氨基丙酸酯、碘代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或碘代丙炔基丙基氨基甲酸酯;所述的苄脒化合物选自羟乙基磺酸双溴丙脒、羟乙基磺酸丙氧苄脒、羟乙基磺酸丁氧苄脒、羟乙磺酸己氧苄脒或羟乙磺酸辛氧苄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配比,以重量百分比计,为0.01%:99.99%~99.99%:0.0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配比,以重量百分比计,为1%:99%~99%: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的配比,以重量百分比计,为5%:95%~95%:5%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组成如下:碘代丙炔基化合物和苄脒化合物      0.1~30%wt表面活性剂                        1~70%wt水和/或溶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山薛虹宇史鲁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狮化学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