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4342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属于表面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抗微动防护的激光冲击技术与类金刚石DLC涂层技术两者有机结合,利用激光冲击的微凹坑排列的可设计性与DLC涂层的减摩特性,使得制备的钛合金表面具有残余压应力稳定性好的特点,解决激光冲击引入的有益残余压应力松弛的问题,提高激光冲击钛合金抗微动损伤的疲劳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防护,涉及到金属结构件表面改性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1、钛合金是一种轻金属材料,因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耐热性高和成形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但是,由于导热系数低和摩擦系数高,钛合金材料易于发生微动疲劳损伤,常见于服役过程中的榫连接、铆连接、螺栓连接等金属结构件。针对微动疲劳损伤问题,常用的表面防护技术如低塑性滚光、机械喷丸、激光冲击强化、涂层、镀膜等等。在不改变金属结构件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下实现钛合金的表面强化处理,表层材料中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对疲劳寿命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2、残余压应力稳定性是保证服役状态下钛合金表面强化效果的关键性能指标。大部分表面强化技术仅单一地在钛合金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钛合金表面强化引入的残余压应力在微动疲劳载荷下会发生松弛,限制了钛合金抗微动疲劳性能的强化效果。在不减弱表面强化技术的处理效果上,进一步实施减缓残余压应力松弛的表面防护手段,对有效改善残余压应力的强化效果至关重要。本专利技术采用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记区域喷上的去离子水的厚度为0.8-1.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冲击微坑阵列群包括多个规则分布的微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坑的形状为正方形,微坑的边长0.5-1.5mm,相邻的微坑的间距2.5-3.5mm,微坑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记区域喷上的去离子水的厚度为0.8-1.2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冲击微坑阵列群包括多个规则分布的微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坑的形状为正方形,微坑的边长0.5-1.5mm,相邻的微坑的间距2.5-3.5mm,微坑深度为5-1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除所述钛合金表面贴附的铝箔后,利用乙醇或丙酮对激光冲击钛合金试样作超声波清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微动工况中激光冲击残余压应力稳定性的表面改性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雪松曹子文张镇华盖鹏涛魏大盛周文龙陈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