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r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4326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Zr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功能性材料技术领域。表面具有微米级凹槽阵列的Zr基非晶合金,微米级凹槽阵列的深度为50~100μm,宽度为50~100μm,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为50~100μ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微型雕刻的方法在模具表面加工出微米级凹槽阵列;S2:将Zr基非晶合金块状试样与步骤S1获得的模具组装并热塑成形,冷却后脱模,即得。此方法加工周期短,工艺简单,且Zr基非晶合金可以精密复制模具表面的微结构,成形效果好,所制备的Zr基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抗反射和疏水效果,可应用于制备太阳能光伏板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材料,具体涉及一种zr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聚焦于微型领域,设计和制造的产品尺寸也越来越小,甚至达到了微纳米尺度。当物体的尺寸达到微纳米级别后,其光学性能会发生明显改变,对光的吸收和传输等特性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研究发现,表面微结构能够改善物体的辐射特性,显著提高对光的吸收率,可用作太阳能光伏板部件。此外,太阳能光伏板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极易受到灰尘、雨雪等的侵蚀,因此,需具备防止污渍积聚、腐蚀、结垢等能力。受自然界中荷叶效应的启发,发现表面微结构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的除污能力。基于此,在先进材料表面制备高效的功能性微结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微纳结构的加工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加工各种尺度和形状的结构。但是一方面,传统的制备技术如电火花加工(edm)、激光加工、金刚石切割和活性离子刻蚀等可使用的材料范围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加工耗时长、成本高、精度低,因此限制其大批量生产。探索开发适用于微纳结构的新材料及新型的制备技术成为了当下研究的关键问题。...

【技术保护点】

1.Zr基非晶合金在制备太阳能光伏板部件中的应用,所述Zr基非晶合金表面具有微米级凹槽阵列,所述微米级凹槽阵列的深度为50~100μm,宽度为50~100μm,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为50~1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凹槽阵列的深度为85μm、93μm或100μm,宽度为100μm,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为100μm。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中Zr基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Zr基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模具的材质为热作模具钢RM2、LM1或Y4...

【技术特征摘要】

1.zr基非晶合金在制备太阳能光伏板部件中的应用,所述zr基非晶合金表面具有微米级凹槽阵列,所述微米级凹槽阵列的深度为50~100μm,宽度为50~100μm,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为50~1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凹槽阵列的深度为85μm、93μm或100μm,宽度为100μm,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间距为100μm。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中zr基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zr基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模具的材质为热作模具钢rm2、lm1或y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zr基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微米级凹槽阵列的深度为100μm,宽度为100μm,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燕张亦舒侯少杰王新华李晓诚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