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地源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280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7 12:39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节能地源热泵,包括预埋管和阻浮组件,通过阻浮组件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的让阻浮块可以与预埋洞之间形成接触固定,从而完成相应的浮阻效果,而且与现有浮阻方式相比,本方案是通过地下水与第一浮球之间的接触,从而让与第一浮球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的第二浮球完成对接触杆的挤压,以至于完成对阻浮块的移动接触效果,因此只要预埋洞中存在地下水,第二浮球的接触挤压就是一种持续进行的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阻浮组件可以长效且稳定的完成对预埋管的阻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具体为一种节能地源热泵


技术介绍

1、地源热泵是以岩土体、地层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地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中央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而在地源热泵在进行工作前,首先需要的就是进行相应地埋管的安装,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下管后需要进行灌浆回填,由于孔底具有大量水浆,以及回填料的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地埋管尚未固定完全,但是对于竖直管道部分尤其是地埋管中会出现因孔底部液体的浮力作用出现上浮,虽然地埋管的u型折弯处配有配重块,但是对于竖直管道部分可能会在浮力影响下进而埋管深度,使得埋管深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地源热泵的换热效率。

3、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节能地源热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地源热泵,具备通过阻浮组件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的让阻浮块可以与预埋洞之间形成接触固定,从而完成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地源热泵,包括预埋管(1)和阻浮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管(1)固定设置在阻浮组件(2)上方,而所述阻浮组件(2)由阻浮筒(201)、阻浮块(202)以及漏管(203)构成,所述阻浮块(202)活动设置在阻浮筒(201)内部,且所述阻浮块(202)用于防止预埋管(1)进行上浮,并且所述漏管(203)设置在阻浮组件(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浮筒(201)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纳腔(206)、第三容纳腔(208)以及第四容纳腔(214),所述第一容纳腔(206)内部分别设置有接触杆(211)和第二浮球(21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地源热泵,包括预埋管(1)和阻浮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管(1)固定设置在阻浮组件(2)上方,而所述阻浮组件(2)由阻浮筒(201)、阻浮块(202)以及漏管(203)构成,所述阻浮块(202)活动设置在阻浮筒(201)内部,且所述阻浮块(202)用于防止预埋管(1)进行上浮,并且所述漏管(203)设置在阻浮组件(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浮筒(201)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纳腔(206)、第三容纳腔(208)以及第四容纳腔(214),所述第一容纳腔(206)内部分别设置有接触杆(211)和第二浮球(210),所述接触杆(211)设置两根,且每根接触杆(211)的一端均与设置在第四容纳腔(214)内部的连接板(213)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而所述接触杆(211)的另一端均设置为一种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容纳腔(214)同样开设有两个,而每个第四容纳腔(214)均与第一容纳腔(206)之间相连通,同时每个第四容纳腔(214)内部均设置有阻浮块(202)、连接板(213)以及第一连接弹簧(212),所述连接板(213)的一端表面与接触杆(211)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213)的另一端表面与阻浮块(202)之间同样形成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地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3)靠近接触杆(211)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两根第一连接弹簧(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忠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国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