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4206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54
本技术涉及管路同心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该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包括连接第一管路的第一固定件及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包括呈第一固定夹角连接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杆段与第一固定件连接且呈第二固定夹角,第二杆段设有调节槽,第二定位件包括连接第二管路的第二固定件和与第二固定件呈第三固定夹角连接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可活动地穿设于调节槽,且第二连接杆与第二杆段呈活动夹角,如此可量取活动夹角的大小,并通过第一管路、第一杆段、第二杆段、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二管路构成的五边形结构计算出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的夹角,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路同心度检测,尤其涉及一种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发动机高压油路的装配质量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发动机高压油路常采用锥面/锥面密封或锥面/球面密封的形式,该种方式通过对锁紧螺母施加拧紧力矩,拧紧力矩又转化为密封面间的预紧压力,在预紧压力的作用下,两密封面相互挤压,逐渐形成接触环面并最终实现密封。而在螺接过程中,易出现两油管因对中性较差,导致管路接触环面所受压力不均,进而导致接触环面不完整,从而引起密封泄漏率超出规定指标,进而影响发动机性能。目前,该结构装配质量主要依靠经验和肉眼观察的方式进行控制,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提高对两管路对中性的检测精度。

2、本技术提供一种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相互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的夹角,该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包括:

3、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用于连接第一管路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呈第一固定夹角连接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之间的夹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2)包括第一管夹(121)和第二管夹(122),所述第一管夹(121)和所述第一连接杆(11)连接,所述第一管夹(121)和所述第二管夹(122)的内壁均为第一半圆柱面,且第一管夹(121)的所述第一半圆柱面的半径和所述第二管夹(122)的所述第一半圆柱面的半径均与所述第一管路(40)的外周面的半径相同,所述第一管夹(121)和所述第二管夹(122)对扣于所述第一管路(40)。>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管路(40)和第二管路(50)之间的夹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2)包括第一管夹(121)和第二管夹(122),所述第一管夹(121)和所述第一连接杆(11)连接,所述第一管夹(121)和所述第二管夹(122)的内壁均为第一半圆柱面,且第一管夹(121)的所述第一半圆柱面的半径和所述第二管夹(122)的所述第一半圆柱面的半径均与所述第一管路(40)的外周面的半径相同,所述第一管夹(121)和所述第二管夹(122)对扣于所述第一管路(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121)上设置有第一销孔(1211),所述第二管夹(122)上设置有第一销轴(1221),所述第一销轴(1221)插接于所述第一销孔(1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对中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2)包括第三管夹(221)和第四管夹(222),所述第三管夹(22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1)连接,所述第三管夹(221)和所述第四管夹(222)的内壁均为第二半圆柱面,且第三管夹(221)的所述第二半圆柱面的半径和所述第四管夹(222)的所述第二半圆柱面的半径均与所述第二管路(50)的外周面的半径相同,所述第三管夹(221)和所述第四管夹(222)对扣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旭东赵世达刘贵言郭洪凯杨硕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