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航行器,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技术介绍
1、水下航行器也可以叫潜水艇,是在水面下移动的人造机器,水下航行器主要分为载人航行器和无人航行器。
2、常规的水下航行器一般用于水底信息探测和收集、海洋鱼类研究等,水下航行器在水下时一般都是保持移动状态,以避免航行器产生下沉或被水下暗流影响,但水下航行器在工作用有时会需要在指定的深度悬停,便于对周围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抛锚作业,将航行器固定在指定的深度,但航行器在工作时的悬停深度是随机的,无法准确的预测深度,而常规的水下航行器抛锚装置在抛锚后无法根据水深进行精确抛锚,这种情况会使得航行器在工作时无法得到有效的定位,同时,常规的水下航行器的体积一般娇小,其动力有限,而抛锚装置的重量一般较大,直接安装在水下航行器上会对航行器造成较大的负担,影响水下航行器的航程及速度,因此,急需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包括定深模块(1)和定位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深模块(1)呈圆环形结构,定深模块(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开放口(101),定深模块(1)内开设有两个圆弧形结构的走线槽(102),两个走线槽(1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开放口(101)相连通,走线槽(102)内插设有缆绳(3),缆绳(3)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走线槽(102)并从对应的开放口(101)伸出,两个缆绳(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球(301),固定球(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体,缆绳(3)的顶部向上延伸出水面并固定连接在收卷装置上,定深模块(1)的内环壁上固定安装有圆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包括定深模块(1)和定位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深模块(1)呈圆环形结构,定深模块(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开放口(101),定深模块(1)内开设有两个圆弧形结构的走线槽(102),两个走线槽(1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开放口(101)相连通,走线槽(102)内插设有缆绳(3),缆绳(3)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的走线槽(102)并从对应的开放口(101)伸出,两个缆绳(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球(301),固定球(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锚体,缆绳(3)的顶部向上延伸出水面并固定连接在收卷装置上,定深模块(1)的内环壁上固定安装有圆环形结构的驱动轨道(103),定位模块(2)滑动连接在驱动轨道(10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2)由移动底座(201)、固定支架(202)、延伸支架(203)、连接单元(204)和辅助单元(205)组成,移动底座(201)呈圆弧形结构,移动底座(201)内转动安装有驱动齿轮(206),驱动轨道(103)的内壁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驱动齿槽(104),驱动齿轮(206)的一侧延伸出移动底座(201)并与驱动齿槽(104)相啮合,固定支架(202)铰接在移动底座(201)的外壁上,延伸支架(203)与固定支架(202)远离移动底座(201)的一端相铰接,连接单元(204)设置在延伸支架(203)远离固定支架(202)的一端,辅助单元(205)固定连接在水下航行器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定深抛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02)内开设有调节槽(207),调节槽(207)的两端分别贯通固定支架(202),调节槽(207)内插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插杆(208),两个定位插杆(208)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固定支架(202)的两端相齐平,移动底座(201)靠近固定支架(202)的一侧和延伸支架(203)靠近(202)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凹槽(209),两个定位凹槽(209)的开设位置分别与两个定位插杆(208)的安装位置相对应,两个定位插杆(20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倾斜面,调节槽(207)内并位于两个定位插杆(208)之间设置有调节块(210),调节块(210)内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211),电动推杆(211)的伸缩端贯穿调节块(210)并固定安装有挤压块(212),挤压块(212)的两侧均开设有倾斜面,挤压块(21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定位插杆(208)上的倾斜面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蔡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美泰航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