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uck变换器v2-cot控制的虚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了确保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可靠、高效工作,为其供电的电源模块应具有快速的负载响应速度。开关变换器的传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技术(如电压型控制和电流型控制)受控制环路响应速度的限制,无法获得快速负载响应速度。相较于传统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技术,v2恒定导通时间(v2-cot)控制技术具有快速的负载动态响应速度、轻载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等对负载响应速度的要求,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
2、然而,对于v2-cot控制buck变换器,当输出电容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series resistance,esr)较大时,变换器可以工作在稳定状态;当输出电容esr较小时,变换器中存在次谐波振荡现象,导致其工作在不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uck变换器v2-cot控制的虚拟电容电流补偿方法。在简化电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uck变换器的数字化V2-COT控制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容电流补偿的V2-COT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同步Buck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开关管Q1的漏极与电感的一端相连,源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开关管Q2的源极与电感的一端和开关管Q1的漏极相连,漏极接地;输出电容C与负载R并联。该电路结构较异步Buck而言效率更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容电流补偿的V2-COT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变换器在稳态期间工作模式是连续导通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uck变换器的数字化v2-cot控制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容电流补偿的v2-cot控制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同步buck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开关管q1的漏极与电感的一端相连,源极与输入电源正极相连;开关管q2的源极与电感的一端和开关管q1的漏极相连,漏极接地;输出电容c与负载r并联。该电路结构较异步buck而言效率更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勇,任磊,吴云峰,卢勃锟,童鑫,李祥义,罗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