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4128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本技术的资源化系统中的脱硫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溶解单元、絮凝反应沉淀单元、曝气单元、pH调节单元、过滤单元和树脂除杂单元;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常压反渗透单元、双极膜电渗析单元。常压反渗透单元与双极膜电渗析经反渗透产水输送线连接;双极膜电渗析单元与树脂除杂单元经树脂产水输送线连接,与絮凝反应沉淀单元经淡盐水输送线连接,双极膜电渗析连接有氢氧化钠外输线、稀硫酸外输线。本技术还公开了采用所述系统的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方法。本技术解决了脱硫灰处置困难的问题,降低了对反渗透系统的要求,经济性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工,具体涉及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利用小苏打干法脱硫在烟气脱硫行业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小苏打脱硫灰中的主要成分为na2so4、na2so3、na2co3,以及少量的mg、ca、si、fe、zn等无机化合物。现有技术中,小苏打脱硫灰的处置主要以堆放、填埋为主,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并所含钠盐溶解性较强,长期大量堆放容易使土地盐碱化。

2、双极膜电渗析(bmed)技术是以传统电渗析技术为基础,基于离子交换膜分离过程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在直流电场的驱动下,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及水中的h+和oh-被解离并定向迁移,盐溶液中的阴离子和水中的h+迁移至酸室形成酸溶液,而盐溶液中的阳离子与水中的oh-则反方向迁移至碱室形成碱溶液,最终将废盐溶液转化为酸碱。产生的酸碱可被灵活应用于厂区前序工艺单元或外销。目前,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已在工程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小苏打脱硫灰具有组分简单、溶解性良好等优点,可将其溶于水转化为高盐废水后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将盐转化为酸、碱,进而实现小苏打脱硫灰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灰预处理系统和双极膜电渗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排泥系统,所述絮凝反应沉淀单元经沉淀输送线(9)连接至排泥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从pH调节单元接出的砂滤子单元、从砂滤子单元接出的超滤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砂滤子单元接出有砂滤浓水输送线(13),所述砂滤浓水输送线(13)接入至淡盐水输送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灰预处理系统和双极膜电渗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排泥系统,所述絮凝反应沉淀单元经沉淀输送线(9)连接至排泥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从ph调节单元接出的砂滤子单元、从砂滤子单元接出的超滤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砂滤子单元接出有砂滤浓水输送线(13),所述砂滤浓水输送线(13)接入至淡盐水输送线(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苏打脱硫灰制酸碱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子单元接出有超滤浓水输送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佳旺唐顺符远航杜文韬梁全勋银登国邓毅庄原发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