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4029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22 17: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包括车辆本体、固定安装在车辆本体内的固定电堆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车辆本体上的活动电堆,其中,车辆本体包括底盘、充放电控制组件,所述底盘内设有一个固定安装仓,固定电堆安装在该固定安装仓内并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经由充放电控制组件实现充电/对外放电;所述底盘开设有至少一个补能仓。本申请通过实施多电堆结构,根据不同车辆的使用需求(如单循环路径的长短),选择合适数量的电堆,不仅能提高续航能力,还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电池配置,实现成本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电动车辆(ev)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电动车辆以其清洁、高效的特点,在公共交通领域尤其受到重视,电动大巴、电动出租车等营运车辆成为推广电动车辆技术的重点。然而,尽管电动车辆对于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电动营运车辆技术在面对实际应用时仍存在若干挑战。

2、具体地说,传统的电动车辆依赖于单一电池堆供电,这种设计极大限制了车辆的续航能力。对于需要长途运营的公交车而言,这意味着必须频繁停靠充电站充电,这不仅降低了运营效率,也增加了运营成本。由于现有的电动车辆的充电时间相对较长,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服务的营运车辆来说,是一个显著的运营障碍。长时间的充电等待不仅影响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还可能导致运营中断,影响用户的出行体验。

3、此外,目前,电池成本仍然占电动车总成本的较大比例。采用单一电池堆的配置策略在经济性上并不总是最优的选择,尤其是对于有着不同运营需求和路线长度的车辆来说。这种一刀切的配置方法不仅增加了额外的成本负担,也限制了电动车辆在不同运营模式下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4、最后,在非运营时段,现有的电动车辆技术并未有效地利用电池储能,导致能源在这些时段内的利用效率低下。这种能源的浪费不仅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违背,也增加了运营成本。

5、综上所述,研制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十分必要。

/>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旨在至少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一处不足,提供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具有多电堆结构,以提高续航能力、降低充电等待时间、实现成本优化以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采用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的多电堆配置,不仅可以根据车辆的运营模式和行驶距离灵活调整电池数量,还可以在非运营时间将车辆用作移动储能单元,进一步优化能源的利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包括车辆本体、固定安装在车辆本体内的固定电堆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车辆本体上的活动电堆,其中,车辆本体包括底盘、充放电控制组件,所述底盘内设有一个固定安装仓,固定电堆安装在该固定安装仓内并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经由充放电控制组件实现充电/对外放电;所述底盘开设有至少一个补能仓,该补能仓至少一侧面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有仓门,仓门关闭时,将补能仓密封,形成密封仓;所述补能仓具有锁定装置以及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的连接母座;活动电堆与补能仓的外形相适合,并具有用于实现电力传输的连接端子,活动电堆插入补能仓时,连接端子与连接母座对插实现对活动电堆的充电/对外充电。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能仓具有导槽、相适配的,所述活动电堆上设有相适合的导块,所述导块与导槽配合实现滑动导向并实现活动电堆的安装方向的防呆。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能仓内设有向开口方向的电控推拉机构,推拉机构具有一个实现可控直线往复运动的挂齿,相适配的,所述活动电堆上设有与挂齿相配合的挂位。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电堆具有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若干电芯,壳体内设有与各电芯连接配合的bms模组,壳体上设有与bms模组配合的连接端子。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能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的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监测补能仓内的环境温度,并反馈给充放电控制组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能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的火焰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监测补能仓内是否起火,并反馈给充放电控制组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补能仓的仓门是电控仓门,受充放电控制组件控制实现电控开闭。

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一个有益效果:

10、1、灵活性和可定制性:通过实施多电堆结构,根据不同车辆的使用需求(如单循环路径的长短),选择合适数量的电堆,不仅能提高续航能力,还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电池配置,实现成本优化。

11、2、提高续航能力和运营效率:多电堆结构使得长途运营的电动车辆能够通过增加电堆数量来延长续航里程,减少充电频次,从而提升运营效率。

12、3、成本效益:通过对电堆的灵活配置,可以根据实际运营需求定制电池配置,避免了过度投资,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

13、4、能源利用的最优化:在非营运时段,可以利用多电堆结构的车辆作为储能单元,白天则可以将这些电堆转移至其他需要运营的车辆上,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最优化分配。

14、5、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优化电能利用和提高运营效率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支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15、本申请的主题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所述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申请的主题技术来学习。通过在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将实现和获得本申请的主题技术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固定安装在车辆本体内的固定电堆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车辆本体上的活动电堆,其中,车辆本体包括底盘、充放电控制组件,所述底盘内设有一个固定安装仓,固定电堆安装在该固定安装仓内并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经由充放电控制组件实现充电/对外放电;所述底盘开设有至少一个补能仓,该补能仓至少一侧面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有仓门,仓门关闭时,将补能仓密封,形成密封仓;所述补能仓具有锁定装置以及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的连接母座;活动电堆与补能仓的外形相适合,并具有用于实现电力传输的连接端子,活动电堆插入补能仓时,连接端子与连接母座对插实现对活动电堆的充电/对外充电。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能仓具有导槽、相适配的,所述活动电堆上设有相适合的导块,所述导块与导槽配合实现滑动导向并实现活动电堆的安装方向的防呆。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能仓内设有向开口方向的电控推拉机构,推拉机构具有一个实现可控直线往复运动的挂齿,相适配的,所述活动电堆上设有与挂齿相配合的挂位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电堆具有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若干电芯,壳体内设有与各电芯连接配合的BMS模组,壳体上设有与BMS模组配合的连接端子。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能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的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监测补能仓内的环境温度,并反馈给充放电控制组件。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能仓的仓门是电控仓门,受充放电控制组件控制实现电控开闭。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能仓内安装有至少一个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的火焰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监测补能仓内是否起火,并反馈给充放电控制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固定安装在车辆本体内的固定电堆以及可拆卸的安装在车辆本体上的活动电堆,其中,车辆本体包括底盘、充放电控制组件,所述底盘内设有一个固定安装仓,固定电堆安装在该固定安装仓内并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经由充放电控制组件实现充电/对外放电;所述底盘开设有至少一个补能仓,该补能仓至少一侧面开口,并在开口处安装有仓门,仓门关闭时,将补能仓密封,形成密封仓;所述补能仓具有锁定装置以及与充放电控制组件相连的连接母座;活动电堆与补能仓的外形相适合,并具有用于实现电力传输的连接端子,活动电堆插入补能仓时,连接端子与连接母座对插实现对活动电堆的充电/对外充电。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能仓具有导槽、相适配的,所述活动电堆上设有相适合的导块,所述导块与导槽配合实现滑动导向并实现活动电堆的安装方向的防呆。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电堆的交通工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旺华方旺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科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