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地涉及电池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的隔圈组件、电芯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电池的隔圈采用等间隙的设置,以达到夹紧极耳和防止极芯窜动的目的。但是,这种隔圈无法满足对于正负极由同侧引出,且正负极耳的厚度不一致的电芯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芯的隔圈组件,所述电芯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电芯的隔圈组件包括:
3、第一隔圈;以及
4、第二隔圈,所述第二隔圈与所述第一隔圈形成正极夹持间隙和负极夹持间隙,所述正极夹持间隙用于容置所述正极极耳,所述负极夹持间隙用于容置所述负极极耳,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连接固定,用于夹持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的隔圈组件,所述电芯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隔圈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负极夹持间隙的尺寸小于所述正极夹持间隙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中的一者设置有正极内凹部,用于容置所述正极极耳;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中的一者设置有负极内凹部,用于容置所述负极极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圈设置有第一正极内凹部和第一负极内凹部;所述第二隔圈设置有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的隔圈组件,所述电芯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隔圈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负极夹持间隙的尺寸小于所述正极夹持间隙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中的一者设置有正极内凹部,用于容置所述正极极耳;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中的一者设置有负极内凹部,用于容置所述负极极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圈设置有第一正极内凹部和第一负极内凹部;所述第二隔圈设置有第二正极内凹部和第二负极内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极耳的宽度方向,所述正极夹持间隙的长度和所述负极夹持间隙的长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的隔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夹持间隙沿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负极夹持间隙沿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朱涛,张达,郭冠南,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