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9735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滴壶,滴壶下部连接有下连接管、上部连接有上连接管、侧部连接有触发线束,上连接管上设置有与触发线束相对应的警报器,下连接管上设置有弹滑磁吸件;滴壶内壁下部的周侧设有弹性漏斗,弹性漏斗中部区域相对顶端和底端区域的壁厚较薄,触发线束下部内嵌在弹性漏斗内,滴壶内活动配合有中空金属球,中空金属球表面包裹有悬浮层,中空金属球位于弹性漏斗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磁柱设置在滴壶外部,将触发线束下部内嵌在弹性漏斗内,以及在中空金属球外部包裹悬浮层,降低金属结构和磁柱与滴壶内的药液接触污染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


技术介绍

1、静脉滴注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目前医院内的输液器构造主要是由软管、滴壶、针座、封盖、流量调节器、药水针、针柄和针头保护盖组合而成的,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输液瓶内的药液从输液软管流入滴壶中,当软管及滴壶中水柱的压力大于体内的静脉压时,输液瓶内的液体就从软管流入静脉中,但是,传统的输液器当药液输入完后需要有人及时调节药液流动更换输液瓶或者拔出针头,否则会因为体内血管压力大于输液器空瓶的压力造成血液回流的问题。

2、公告号为cn11405351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停止静脉滴注输入的输液器,包括上软管设置有药水针,上软管另一端连接滴壶,滴壶内有无菌磨砂面浮力珠,滴壶底端设置有凹型磨砂面球面,凹型球面外设置有球面保护壳并连接下软管,下软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同时下软管穿过流量调节器连接针座,针座上设置有输液针导管,输液针导管另一端设有针柄,针柄连接着输液针针管。

3、而该申请中所公开的自动停止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壶(1),滴壶(1)下部连接有下连接管(102)、上部连接有上连接管(103)、侧部连接有触发线束(4),上连接管(103)上设置有与触发线束(4)相对应的警报器(5),下连接管(102)上设置有弹滑磁吸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漏斗(101)下部内嵌有防扩环(2),防扩环(2)位于弹性漏斗(101)下部开口的周侧,防扩环(2)的内径小于悬浮层(30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连接管(102)下部连接有第一软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滴壶(1),滴壶(1)下部连接有下连接管(102)、上部连接有上连接管(103)、侧部连接有触发线束(4),上连接管(103)上设置有与触发线束(4)相对应的警报器(5),下连接管(102)上设置有弹滑磁吸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漏斗(101)下部内嵌有防扩环(2),防扩环(2)位于弹性漏斗(101)下部开口的周侧,防扩环(2)的内径小于悬浮层(30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连接管(102)下部连接有第一软管(7),第一软管(7)上活动配合有流量调节器(12),第一软管(7)远离下连接管(102)的一端连接有药液过滤器(8),药液过滤器(8)远离第一软管(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软管(9),第二软管(9)远离药液过滤器(8)的一端连接有针柄(10),针柄(10)上设有静脉输液针(11),上连接管(103)上部连接有第三软管(13),第三软管(13)上部连接有瓶塞穿刺器(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环(601)和拉环(602)均位于下连接管(102)的周侧,连接环(601)内壁设有内螺纹,下连接管(102)下部周侧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环(601)侧部设有与第一软管(7)相对应的第一豁口,拉环(602)侧部设有与第一软管(7)相对应的第二豁口,第二豁口位于其中相邻的两个磁柱(60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自动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淦军吴艳峰何晓波丁凯张亚楠付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