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在机械加工领域,内齿圈因为其直径相对较大,对齿环安装孔的钻孔主要依赖通过卡盘对齿环夹持后进行加工,而齿环加工时,因为内齿环的外圈是安装时的定位基准面,卡盘加工很容易造成基准面的挤压变形,而且因为卡盘的夹持深度无法均匀控制,所以很难保证内齿圈每次钻孔深度的高度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齿环钻孔深度无法统一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它包括外框架、推动框、前端支撑盘、浮动环、齿环上部推动环以及齿环下部推动环;
4、所述外框架包括筒形的支撑框,通过连接台设置于支撑框前端的前端支撑盘,通过连接环设置于支撑框后端的后端推动板;
5、所述推动框同轴放置于支撑框内,所述推动框内环形阵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推动框(7)、前端支撑盘(4)、浮动环(14)、齿环上部推动环(12)以及齿环下部推动环(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上部推动环(12)同轴固定于浮动环(14)内壁上,所述齿环上部推动环(12)的侧边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凸起(13),所述限位凸起(13)与浮动环(14)一端接触,所述齿环上部推动环(12)的中部设置有嵌入到齿环内圈的内圈支撑环(18),所述齿环上部推动环(12)上设置有与钻孔导向孔(11)对应的连通孔(19)。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推动框(7)、前端支撑盘(4)、浮动环(14)、齿环上部推动环(12)以及齿环下部推动环(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上部推动环(12)同轴固定于浮动环(14)内壁上,所述齿环上部推动环(12)的侧边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凸起(13),所述限位凸起(13)与浮动环(14)一端接触,所述齿环上部推动环(12)的中部设置有嵌入到齿环内圈的内圈支撑环(18),所述齿环上部推动环(12)上设置有与钻孔导向孔(11)对应的连通孔(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下部推动环(22)的后端设置有一个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与后端推动板(6)中部滑动连接,所述齿环下部推动环(22)的前端设置有一个齿环镶嵌槽,齿环外圈与齿环镶嵌槽的环形内壁接触,所述后端推动板(6)上环形阵列布置有若干后端推动螺杆(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环(14)上环形阵列布置有若干定位螺杆(16),所述定位螺杆(16)端部与浮动环(14)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杆(16)端部固定推动块(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齿圈轴向限位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环(14)上环形阵列布置有若干与定位螺杆(16)的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汤惠芹,戴学仁,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