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856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涉及电主轴的技术领域,包括上冷却座,所述上冷却座的正下方设置有轴体,所述上冷却座的外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根据电主轴的直径,对上冷却座与下冷却座的间距进行调节,满足对不同直径的电主轴的定位处理,所述上冷却座与下冷却座的外侧均连接有输送管件,所述下冷却座的内部设置的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对轴体的内部冷却液进行循环处理,进而完成对液体降温及过滤处理。通过使用油冷系统来实现电主轴高速旋转时的中心冷却,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由于高速旋转造成的温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可以通过冷却油的循环使用降低成本,提高整体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涉及电主轴的,具体涉及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电主轴是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新技术,高速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取消了带轮传动和齿轮传动,机床主轴由内装式电动机直接驱动,从而把机床主传动链的长度缩短为零,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这种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传动结构形式,使主轴部件从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相对独立出来。

2、冷却电主轴在进行冷却降温的过程中,冷却所使用的水流与电主轴之间为流动性的,从而使其冷却水在其内部所停留的时间较短,从而使其冷却降温的效果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率,现有的冷却装置为一体式结构,较难根据电主轴的直径,对电主轴进行定位,影响电主轴的冷却及定位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2、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包括上冷却座,所述上冷却座的正下方设置有轴体,所述上冷却座的外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冷却座(1),所述上冷却座(1)的正下方设置有轴体(3),所述上冷却座(1)的外侧设置有夹持机构(6),所述夹持机构(6)根据电主轴的直径,对上冷却座(1)与下冷却座(2)的间距进行调节,满足对不同直径的电主轴的定位处理,所述上冷却座(1)与下冷却座(2)的外侧均连接有输送管件(10),所述下冷却座(2)的内部设置的循环机构(9),所述循环机构(9)对轴体(3)的内部冷却液进行循环处理,进而完成对液体降温及过滤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有下冷却座(2)、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冷却座(1),所述上冷却座(1)的正下方设置有轴体(3),所述上冷却座(1)的外侧设置有夹持机构(6),所述夹持机构(6)根据电主轴的直径,对上冷却座(1)与下冷却座(2)的间距进行调节,满足对不同直径的电主轴的定位处理,所述上冷却座(1)与下冷却座(2)的外侧均连接有输送管件(10),所述下冷却座(2)的内部设置的循环机构(9),所述循环机构(9)对轴体(3)的内部冷却液进行循环处理,进而完成对液体降温及过滤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6)包括有下冷却座(2)、轴体(3)、竖向导杆(4)、弹簧柱(5)、螺纹端(7)和螺母(8),所述下冷却座(2)的顶端等间距设置有竖向导杆(4),所述竖向导杆(4)的外侧开设有螺纹端(7),所述螺纹端(7)的外侧连接有螺母(8),所述竖向导杆(4)对称贯穿连接在上冷却座(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主轴芯轴的中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瑞葛婷婷王利强王秀涛施海旋壮利华罗前广
申请(专利权)人:班马精密传动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