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能性植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37497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蛋白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功能性植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膜分离耦合物理场修饰技术,对膜分离得到的蛋白浓缩液控制适度碱性后,耦合物理场修饰,不仅避开了碱提酸沉制备过程中等电点附近酸沉而导致的蛋白质聚集,而且在提取过程中通过膜分离耦合物理场的方式实现了蛋白质的绿色纯化和高效修饰,改善了植物蛋白的结构特性,赋予了植物蛋白良好的功能特性,与现有工业常用植物蛋白提取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植物蛋白组分更丰富,且具有更好的溶解度、起泡性和乳化性的优势,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蛋白制备流程将纯化与修饰工艺相结合,操作简便,节能降耗,在植物蛋白制备及其食品化利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蛋白提取,具体涉及一种高功能性植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营养素之一,我国拥有丰富的油料籽、豆类等植物资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大多≥20%),如菜籽、亚麻籽、核桃、豌豆、绿豆等,尤其油料籽制油后的副产物饼粕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菜籽饼粕、亚麻籽饼粕中蛋白质含量>35%,核桃饼粕中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且油料、豆类等植物蛋白具有氨基酸组成相对均衡、营养价值高等优势。因此,富集豆类、油料饼粕中的蛋白质不仅可以提高原料的资源利用率,而且可助力我国蛋白质的有效供给。并且,油料、豆类等植物蛋白具有多种功能特性,如溶解性、乳化性、发泡性等,这些特性使得植物蛋白在食品加工中可以作为乳化剂、发泡剂等添加剂使用,有效提升了植物蛋白的市场价值。

2、目前,碱提酸沉法是工业上最常用的制备油料、豆类等植物蛋白的方法。然而,碱提酸沉法易导致植物蛋白聚集,使其功能特性变差,具体为:当碱提萃取后溶液的ph值调节到酸沉所需ph(接近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由于净电荷接近0,易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等作用力聚集并沉淀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功能性植物蛋白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膜分离得到的蛋白浓缩液控制适度碱性后,耦合物理场修饰得到具有高功能性的植物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浓缩液的适度碱性控制范围为8.0-11.0,所述物理场修饰选自超声处理或红外处理,所述植物蛋白包括豌豆蛋白、绿豆蛋白、大豆蛋白、鹰嘴豆蛋白、菜籽蛋白、亚麻籽蛋白、芝麻蛋白、核桃蛋白、紫苏蛋白、小麦蛋白或大米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密度为5-30W/mL,超声时间为10-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功能性植物蛋白的绿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膜分离得到的蛋白浓缩液控制适度碱性后,耦合物理场修饰得到具有高功能性的植物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浓缩液的适度碱性控制范围为8.0-11.0,所述物理场修饰选自超声处理或红外处理,所述植物蛋白包括豌豆蛋白、绿豆蛋白、大豆蛋白、鹰嘴豆蛋白、菜籽蛋白、亚麻籽蛋白、芝麻蛋白、核桃蛋白、紫苏蛋白、小麦蛋白或大米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的超声功率密度为5-30w/ml,超声时间为10-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处理的红外温度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登峰邓乾春金伟平周际松邵家起王士宇史方丹王晶晶向霞陈亚淑邓紫玙郑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