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同时发酵生产两种二氢槲皮素衍生物的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33745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发酵生产两种二氢槲皮素衍生物的方法及其用途,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二氢槲皮素为底物,通过在特定的球孢白僵菌发酵工艺下生产制备具有广泛研究价值的新型黄酮类化合物8‑羟基‑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槲皮素‑7‑O‑β‑D‑(4″‑O‑甲基)‑葡萄糖,纯度均达到90%以上。该方法为制备8‑羟基‑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槲皮素‑7‑O‑β‑D‑(4″‑O‑甲基)‑葡萄糖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新的基础。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两种二氢槲皮素衍生物进行了人肝癌细胞HepG2胰岛素抵抗缓解实验,表明这两种衍生物均比二氢槲皮素改善HepG2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显著,对发酵法提升黄酮的降糖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酵生产8-羟基-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槲皮素-7-o-β-d-(4″-o-甲基)-葡萄糖及其分离纯化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药。


技术介绍

1、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作用或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以糖升高、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以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为特征,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且是预测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基于此,开发新型有效的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适应新的糖尿病防治形式,进一步优化糖尿病的治疗策略,众多医学研究者在开发防治糖尿病的新药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基于患病人群对天然植物成分接受程度较高,一些具有显著降糖活性的天然产物如多酚黄酮类物质、多糖等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关注对象。

2、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天然多酚黄酮类物质在体内和体外的生物活性,表明天然多酚黄酮类物质在食品和药品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人体对多酚黄酮类物质的吸收差、代谢复杂等问题,且取代模式(如甲基化、羟基化、糖基化、磺酸化、葡糖醛酸化等)、基本骨架或母体的性质和三维形状等结构特征对多酚黄酮的稳定性、生物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发酵生产两种二氢槲皮素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接种至含有二氢槲皮素的发酵体系中进行发酵,并从发酵液中提取8-羟基-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槲皮素-7-O-β-D-(4″-O-甲基)-葡萄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中的孢子终浓度为1×107~1×108个/mL,发酵的温度为25~30℃,发酵的转速为120~240rpm,发酵的时间为36~8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发酵生产两种二氢槲皮素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接种至含有二氢槲皮素的发酵体系中进行发酵,并从发酵液中提取8-羟基-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槲皮素-7-o-β-d-(4″-o-甲基)-葡萄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中的孢子终浓度为1×107~1×108个/ml,发酵的温度为25~30℃,发酵的转速为120~240rpm,发酵的时间为36~8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聚酰胺树脂柱纯化具体操作如下:取二氢槲皮素转化产物粗提液上样至聚酰胺树脂柱,依次用去离子水、25%、50%、75%、95%乙醇进行洗脱得到5个馏分,合并含二氢槲皮素转化产物的馏分,即为聚酰胺树脂柱纯化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葡聚糖凝胶lh-20柱纯化具体操作如下:聚酰胺树脂柱纯化后的产物上样至葡聚糖凝胶lh-20柱,用80%甲醇或纯甲醇进行洗脱合并具有相同成分的洗脱液,浓缩后重复上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勇程勇陈洁曾茂茂王召君陈秋铭秦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