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632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属于智能装备、无人车、自动充电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单面接触易出现接触不良、充电电极刚接触时打火等问题,设计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外置自动灭火喷头(5)、视觉传感设备(6)、防护挡板(7)、升降换向器(9)、升降丝杠(10)、第一同步带轮(11)、丝杠螺母(12)、轴承座(14)、同步带(15)、第二同步带轮(16)、自动灭火装置(18)、内置自动灭火喷头(20)、烟雾检测装置(21)、设备端充电组件(26)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靠性高,能承受更大的充电电流,避免电极直接接触时发生打火烧蚀,能进行内部、外部设备灭火,有效防尘防雨,能进行高度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装备、无人车、自动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的自动充电装置种类很多,比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5675150a公开了一种吸附式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技术专利cn214479733u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手臂无人车自动充电系统等等。然而目前的自动充电装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充电电极为单接触面挤压对接或吸附对接,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故障;充电电极端未进行防打火设计,对接时容易打火烧蚀电极甚至损坏设备;未进行火灾探测及自动灭火设计,一但发生起火故障,容易发生火灾;充电电极直接裸露在外,未对接触电极开口处进行防护设计;充电高度无法调节或可以调节高度但结构复杂。基于主流需求和现有不足,如何设计一款既能兼顾现有技术方案中自动充电装置的不足之处,又能符合目前主流需求的自动充电装置亟待我们来解决。

2、1)现有技术方案中接触电极一般采用单面挤压碰触的接触的方式进行充电或单面磁吸碰触的接触方式进行充电,单面接触易出现因受力不均或接触面有异物导致接触面出现点接触、或者线接触等接触不良的问题。p>

3、2)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外置自动灭火喷头(5)、视觉传感设备(6)、防护挡板(7)、升降换向器(9)、升降丝杠(10)、第一同步带轮(11)、丝杠螺母(12)、轴承座(14)、同步带(15)、第二同步带轮(16)、自动灭火装置(18)、上端行程开关(19)、内置自动灭火喷头(20)、烟雾检测装置(21)、导轨(22)、显示及设置组件(23)、滑块(24)、下端行程开关(25)、设备端充电组件(26)、设备支架(27)、主控制单元(28)、伺服电机(29)和自动充电管理单元(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外壳(3)、第二外壳(4)、外置自动灭火喷头(5)、视觉传感设备(6)、防护挡板(7)、升降换向器(9)、升降丝杠(10)、第一同步带轮(11)、丝杠螺母(12)、轴承座(14)、同步带(15)、第二同步带轮(16)、自动灭火装置(18)、上端行程开关(19)、内置自动灭火喷头(20)、烟雾检测装置(21)、导轨(22)、显示及设置组件(23)、滑块(24)、下端行程开关(25)、设备端充电组件(26)、设备支架(27)、主控制单元(28)、伺服电机(29)和自动充电管理单元(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电装置还包括散热排风扇(13),散热排风扇(13)固定在第二外壳(4)内部,用于将自动充电装置(1)内部的热量排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电装置还包括密封橡胶条(17),密封橡胶条(17)固定在第二外壳(4)内,用于密封。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备端充电组件(26)包括:充电电极支撑框架(2601)、设备端充电电极(2602)、防打火接触电阻片(2603)、竖直导向柱(2604)、弹簧(2605)和自适应球铰导向杆(2606);充电电极支撑框架(2601)固定在设备支架(27)上;竖直导向柱(2604)固定在充电电极支撑框架(2601)内部;自适应球铰导向杆(2606)一端与设备端充电电极(2602)连接另一端与竖直导向柱(2604)连接;弹簧(2605)套在竖直导向柱(2604)上位于充电电极支撑框架(2601)与设备端充电电极(2602)之间处于压缩状态,为设备端充电电极(2602)接触面角度自适应及可靠接触提供弹力;防打火接触电阻片(2603)固定在设备端充电电极(2602)前端的45度斜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车载端充电组件(8)包括:直线电动缸(801)、绝缘固定架(802)和车载端充电电极(803);车载端充电电极(803)固定在绝缘固定架(802)上,绝缘固定架(802)与直线电动缸(801)前端相连固定,直线电动缸(801)固定在智能无人车(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无人车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装有车载端充电组件的智能无人车(2)通过自身导航定位系统及辅助限位调整装置精准达到自动充电区域,视觉传感设备(6)识别到有智能无人车(2)要进行充电,在主控制单元(28)的控制下,伺服电机(29)驱动第一同步带轮(11)和第二同步带轮(16)开始工作,通过同步带传动打开防护挡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春阳刘成冯云鹏张宁邬楠礼冬雪李墈婧张筠李阳高路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