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水泥环界面可控宽度微间隙封堵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5371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气井工程固井技术领域,涉及套管‑水泥环界面可控宽度微间隙封堵评价装置及方法。所述评价装置包括釜体,釜体的上端设有上密封盖,下端设有下密封盖,釜体内设有与釜体同轴设置的套管,套管和釜体之间形成腔体II;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上均设有圆柱孔;套管的上端和下端均嵌入圆柱孔;套管的上端和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液压孔和下液压孔;上密封盖上设有上气压孔,下密封盖上设有下气压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模拟套管‑水泥环界面胶结,定量改变套管内压力在套管‑水泥环界面形成可控的不同宽度微间隙,向不同宽度微间隙内注入封堵剂,研究不同类型封堵剂在不同注入参数下进入不同宽度微间隙的能力,评价不同类型封堵剂对不同宽度微间隙的封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井工程固井,具体涉及一种套管-水泥环界面可控宽度微间隙封堵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固井是通过向井内下放套管,并向井眼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来实现的施工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支撑油气井内的套管。固井作业后,充填环空内的水泥浆凝结固化形成的水泥环,具有悬挂套管、封隔地层、防止油气水窜、延长套管寿命的作用,是确保后续安全钻井、开采的关键技术。

2、然而,水泥自身具有易收缩和脆性,与水混合搅拌以后立即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水化反应。反应生成的产物体积总是小于水化前的总体积,体积收缩率可高达5%,导致套管和水泥环之间出现微间隙;其次钻井液在套管上形成的液膜影响水泥的水化,使得内套管和水泥环的胶结面形成疏松段进而产生微间隙。微间隙是导致水泥环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向微间隙中注入封堵剂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3、综合分析目前可用的测试装置和方法,特别是针对套管-水泥环界面可控宽度微间隙封堵评价装置,可以看出几种不同的装置模拟了挤注封堵剂条件下固井水泥环微间隙进入能力的评价方法,可以研究封堵剂的进入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套管-水泥环界面可控宽度微间隙封堵评价装置,包括釜体,釜体的上端设有上密封盖,下端设有下密封盖,其特征在于,釜体内设有与釜体同轴设置的套管,套管和釜体之间形成腔体II;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上均设有圆柱孔;套管的上端和下端均嵌入圆柱孔;套管的上端和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堵头和下堵头,上堵头上设有上液压孔,下堵头上设有下液压孔;上密封盖上设有上气压孔,下密封盖上设有下气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水泥环界面可控宽度微间隙封堵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液压孔与液压泵连通,上气压孔和下气压孔均与气压泵连通,腔体II与温控装置连通。

3.套管-水泥环界面可控宽度微间隙封...

【技术特征摘要】

1.套管-水泥环界面可控宽度微间隙封堵评价装置,包括釜体,釜体的上端设有上密封盖,下端设有下密封盖,其特征在于,釜体内设有与釜体同轴设置的套管,套管和釜体之间形成腔体ii;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上均设有圆柱孔;套管的上端和下端均嵌入圆柱孔;套管的上端和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堵头和下堵头,上堵头上设有上液压孔,下堵头上设有下液压孔;上密封盖上设有上气压孔,下密封盖上设有下气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水泥环界面可控宽度微间隙封堵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液压孔与液压泵连通,上气压孔和下气压孔均与气压泵连通,腔体ii与温控装置连通。

3.套管-水泥环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辛阳张一凡张洋洋王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