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G@Mn-Ti3C2材料的应用、基于其的电化学抗污染传感器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24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EG@Mn‑Ti<subgt;3</subgt;C<subgt;2</subgt;材料的应用、基于其的电化学抗污染传感器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PEG改性Mn‑Ti<subgt;3</subgt;C<subgt;2</subgt;纳米片的物理和电化学特性,构建了一种PEG@Mn‑Ti<subgt;3</subgt;C<subgt;2</subgt;/GCE/Ab‑cTnI无标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用于灵敏高效、无标记地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且传感器具有抗污和杀菌性能,可有效抗其他污染物吸附,降低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环境要求,为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便携性即时性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也为复杂微生物环境中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peg@mn-ti3c2材料的应用、基于其的电化学抗污染传感器及应用。


技术介绍

1、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易于小型化等优势,已成为生物体系生化分子原位定量监测的重要工具。但是,电化学界面的生物污染对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体外环境下,当传感器浸入复杂生物液体(例如,血液、血浆、唾液、尿液、脑脊液)时,传感器表面会发生蛋白质和固体颗粒的天然非特异性吸附,细胞和细菌的粘附,导致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降低、响应时间延长、检测误差扩大,甚至使传感器失效。在活体环境下,污染过程更为复杂,影响更为严重。植入的传感器除了会有非特异性吸附外,还可能进一步诱导免疫反应以及细菌和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是生物传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因此,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抗污染传感界面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对电化学监测设备的发展及在生物/活体分析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当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主要是利用聚合物分子形成的水化层或利用dna、蛋白质和天然肽的生物分子特性来抵抗非特异性蛋白在界面的吸附。但各种抗污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G@Mn-Ti3C2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EG@Mn-Ti3C2材料作为抗污染材料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EG@Mn-Ti3C2材料的结构为Mn纳米颗粒聚集于Ti3C2插层中,且PEG完全包覆Mn掺杂的Ti3C2Tx纳米片表面。

3.一种基于PEG@Mn-Ti3C2材料的电化学抗污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以PEG@Mn-Ti3C2材料构建抗污电极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抗污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抗污染传感器还装载有Ab-cTnI抗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g@mn-ti3c2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eg@mn-ti3c2材料作为抗污染材料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eg@mn-ti3c2材料的结构为mn纳米颗粒聚集于ti3c2插层中,且peg完全包覆mn掺杂的ti3c2tx纳米片表面。

3.一种基于peg@mn-ti3c2材料的电化学抗污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以peg@m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美玲陈达陈刘兴史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